初中生活點滴素材3篇
“生活就像音樂,校園生活就好比音樂中的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因為有了這種生活的累積,才譜寫出了一首動聽的樂曲。”
學校美景
一走進學校,一尊孔子像聳立在勤政樓前,校園里一排排郁郁蔥蔥的樹木傲然挺立,好像是時刻保護我們的士兵。九曲橋的造型奇特,襯托著薄霧,更仿佛在仙境。綠油油的湖水有如一塊明鏡,映出你的倒影,有如一塊翡翠,剔透無暇。寒風吹過湖面,露出一道道波紋,而那幾只小鵝卻絲毫不覺寒冷,在湖中央嬉戲玩耍。
學會學習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不光是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學習的方法。就好像釣魚,以前老師把釣上來燒好的魚給我們吃,但是我們畢業(yè)了,誰來釣給我們吃?誰來燒給我們吃?所以我們要學習“釣魚的方式”以及“燒魚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許,在這點上我的感悟比較深刻一點,在此總結(jié)出三大特點:語文,多閱讀;數(shù)學,做習題;英語,多背誦。
除了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還要學會把握時間。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但是每個人使用的效果卻都不相同。如果你沒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戰(zhàn)勝自己的惰性,“有能力把握每一天時間”的人,才能站在巔峰。
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就如深山中的野蘭,開在百布蛇環(huán)視的山谷。但是,從來不會有采蘭人因為百步蛇,就是去尋找蘭花地堅持與勇氣。勇氣和堅持都是不隨波浪流的,勇氣與堅持都需要在最紛亂的時候,保持靜心。
初中生活點滴素材2:珍藏在記憶中的溫馨點滴
—花朵在風中搖曳,肆意吐露它甜美芳香的氣息。鳥兒飛向遼闊的金色田野,點綴著無限生機。一位老人彎腰耕作著,偶爾停駐,目視遠方。
我的爺爺就是這樣一位老人,最愛戴一頂米色草帽忙碌于田野之中,那接近于原始大地的膚色,在陽光下與金色的田野相應,構(gòu)成一幅和諧的田園生活畫。
爺爺喜歡拉著我的小手,帶著我到田野里去幫忙。我也喜歡赤腳踩在田野中,像個野孩子,捧起花朵向天空拋去,與田野為伴,與蝴蝶相舞,與鳥兒歌唱。我更喜歡爺爺彎腰插秧時對我憨憨的笑容,讓我倍感溫馨。
每到盛夏,蟬便在枝頭不知疲倦的歌唱著。爺爺就坐在樹蔭下的木躺椅上乘涼,我也跟著爺爺,搬了一把小板凳坐在旁邊用扇扇風。另一旁蹲坐在地的小狗耐不住盛夏的炎熱,吐出了它的舌頭不斷哈著氣。這樣炎熱的天氣自然少不了涼葫蘆串,爺爺總會做些來吃,既解渴又吃的暢快。吃到嘴里的是古井里冰涼泉水般的甘甜清涼,心里覺著的是點滴歡欣與溫馨。
嚴冬時分,爺爺則更加地勤快了,只見他“抄”起家伙,用木板,磚瓦把破漏之處釘?shù)酶裢饫喂。他又搬來許多炭放至屋角,生起火來,溫暖明亮。我和爺爺圍坐在炕邊,將僵直的手放于火炕周圍,聊起了過往趣事。“爺爺,爺爺…您還記得隔壁那個矮墩墩的小李嗎?別看他傻乎乎的,學習成績可好了呢!”“是嗎?”爺爺哈哈笑了起來。屋外寒風凜冽,屋內(nèi)卻溫暖無比。暖暖空氣中不知不覺融進了些許溫馨。
這些珍藏在記憶中的溫馨點滴,是流淌在我身上的血液,銘刻于我心頭的珍寶。盡管時光荏苒,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但永遠不變的是這珍藏在記憶中的溫馨點滴。
初中生活點滴素材3:感受生活的點滴
閉上眼睛,站在一株蘭前,你嗅到了什么?孩子的笑臉,還有呢?在清晨的出現(xiàn)黃變,你聽到了什么?鳥兒的啼叫,還有呢?
還有的,是對生活,對生命的感知。
敞開你的心扉,用一顆接納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吧。嬰兒剛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是對生活,對生命的渴望;落葉歸根,是對生養(yǎng)的土地的眷戀;蝶戀花,是對愛情的執(zhí)著,對堅貞的不渝。生活中的點滴片段,總能留下難舍的回憶。
聽啊,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雨,行人撐著傘,披著雨衣匆忙的趕回家,只有鴨子在雨中歡愉地拍著翅膀,總生的叫著,仿佛這是來自異世界的天賜。靜靜的聆聽,聽雨點落下的聲音,拍打在葉上,屋頂上,樹枝上,竟都是不同的音符,湊成了一曲高昂激情的樂章。漸漸地,雨越下越大,下得忘情,下得發(fā)狠,下得瘋狂,不顧旁人的喜惡,只管下著,閃電暴風攜手同行,雷聲亦不絕于耳,躲在被子里,害怕地捂著耳朵,怕是有傳說中的魑魅魍魎,會在下雨的夜吧孩子捉走。只得等著雨停了,沒有了雷電,才敢望著天,呼吸雨后新鮮的空氣,沒有一絲塵埃,吸進口鼻,是一種全身舒暢的淋漓,天邊的彩虹掛著,那是去天堂的橋,仙女的花衣裳,她那么嬌弱,那么短暫,轉(zhuǎn)世即逝,留下的卻是長久的懷念。
感受生活,去感受沒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出門前母親的一句“路上小心”,早上母親熬的粥,去學校的路上同學的一個招呼,學校里老師的一個問候,一個眼神,都在一點點的發(fā)酵,醞釀成了飽含溫暖與愛的關懷。
巖縫中長出的草,是對生命的渴求;懸崖峭壁中的卷柏,是對未來的憧憬,縱使是溫室中的鮮花,也希望著成長,我們是活著的“人”,我們有權利生活,也應去感受生活,每一次小小的體驗,都是不可抹滅的難忘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