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作文
聽外婆講那過去的故事
當我咿呀學語時,父母告訴我,我是一個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當我懂事時,爺爺告訴我,我的祖國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大國;當我上小學時,老師教我畫國之象征——鮮艷的五星紅旗。如今聽外婆講那過去的故事,不知不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七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我心中銘記!祖國現(xiàn)在的強大,人民現(xiàn)在的幸福,一切都歸功于它——改革開放!
我依偎在外婆的身旁,雙手托著下巴,進入了外婆為我描述的世界,那是我們家鄉(xiāng)沁水的舊貌新顏。改革開放前,這里還只是一個巴掌大的小鄉(xiāng)鎮(zhèn),住在村子里的人,下城買東西都是困難的事。處處都是小平房,為得不到基本的溫飽而煩惱。現(xiàn)在,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不少百姓都從鄉(xiāng)村遷到了城里,人民生活幸福。
外婆娓娓道來,我貌若神游,那是怎樣的情景,人們有著怎樣的生活,孩子們呢?過去,家里沒有自來水,吃水要走很遠的路,而路又都是崎嶇不平的,遇到下雨,那簡直泥濘不堪,讓人卷起褲腿唱九道灣,到村子里唯一的水井去挑水。因此,家家戶戶都備有一個水缸,裝滿可以吃上個三五天,因為水有限,洗澡還得臨時去挑;洗衣服就得跑去河里洗了,很不方便。后來,改革開放初期,村民們集資修建了水塔,從山上引水下來,通到每家每戶,用起來很方便,也不用為挑水而苦惱了。
以前的小孩子呢?每天都“不著家”。大人忙著在種田打工,就放任孩子自己玩,上午去地里幫幫忙,下午去山上摘果子。常常弄得滿身泥土,手腳的指甲縫里沾滿了泥土污垢,衣服也是很久才換一次,看起來就像是個“黑包公”,“野孩子”。我不禁驚嘆出聲,那真是大自然的孩子,可以盡情投入他的懷抱撒野。我多想化身回到從前也當一回“黑包公”!
載入歷史的時刻到來了,1978年十一界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的外婆和外公在那年結婚了,外公作為教師,每月工資是31。5元,他們最值錢的寶貝是一輛上海“永久”牌自行車,是外公花200元買的,在那時,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她還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改革開放之前,大家都穿著補丁衣服,一件衣服,哥哥穿小了給弟弟,弟弟穿小了給妹妹,妹妹穿小了給親戚朋友……聽到這兒,我很是驚訝,他們一年下來,就等著過年能給孩子買幾斤肉,做頓餃子,穿件新衣?晌覀兡?
我并不知改革開放的細枝末節(jié),只知他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變,特別是今年——改革開放40周年,到處可見對他的祝賀與頌揚。高樓大廈開始變得鱗次櫛比,無數(shù)村里百姓都涌入縣城定居,融入并共同建設這美麗的城市。家里現(xiàn)在手機,平板,電視,電腦樣樣俱全。出門不用走泥濘小路,而是開汽車,坐火車,乘飛機,甚至電車也已普及。商店的商品琳瑯滿目,大大小小的超市排滿了街道。人們普及手機后,信息科技技術迅猛發(fā)展。足不出戶即可嘗遍天下美食,不帶現(xiàn)金即可走遍天涯海角。京東,淘寶,微信,在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滴滴打車,美團外賣等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衣服再沒有補丁了,而是每年都有許多新款衣服任你挑選。曾經(jīng)的土路變?yōu)楣饣教沟陌赜婉R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聽外婆講那過去的故事,我感佩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的滄桑巨變,我慶幸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沒有太多的苦累,有的只是對自我人生的規(guī)劃。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我當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以我的努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去成就并見證我們偉大祖國百年的夢想,朝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