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樹作文600字
“這古詩中的樹啊,多半不是煩惱憂愁,便是堅韌挺拔。”這是我對古詩中的樹的定式思維!
“東風(fēng)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這句詞,開篇便寫春景,一個“欲”字,躲在楊柳的后面,簡直都可以看到那剛被洗刷過的天空,映著在風(fēng)中搖曳著的幾枝翠綠的楊柳。下句突然筆鋒一轉(zhuǎn),開始寫“惱”了。在這春光爛漫之時,人難道不該精神抖擻嗎?實則不然,“濃睡”中的主人公,看上去是被鶯啼攪了夢而心生惱意,其實是因情思而心煩。這煩惱啊,藏的千回百轉(zhuǎn),又恰到好處。
古詩里的樹,另一大主題,便是憂愁。“佳人眠洞房,回首見垂楊。”佳人二字,一見便知是新婚少婦;蚴菞盍娜帷④,剛剛好就和人心中煩惱的雜緒,相思的念想吻合。頸聯(lián)二句“寒盡鴛鴦被,春生玳瑁床”,她睹物思人,徒增孤獨、無聊、冷寒、愁苦而已。只可惜,這種煩惱愁苦,我都沒有經(jīng)歷過。只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罷了,寫出來的,必然有些失真。
古詩中的樹,但凡和堅韌不拔有關(guān),就一定會和氣節(jié)與胸襟搭上點關(guān)系。“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一開頭就寫松樹在風(fēng)中挺立的樣子,“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到了頷聯(lián),更是旨在描寫刀子般的狂風(fēng),夾雜著漫天白雪,撲打在松樹上。而松樹卻毫不彎折,“端正”的承受這一切。最后尾聯(lián)“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其實是劉楨在提醒自己的從弟也能有這樣的氣節(jié)。而張九齡的“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表達(dá)的卻是另一番情思。這句詩把瀑布的風(fēng)姿豪放灑脫,瀑布邊雜樹叢生,將萬丈的瀑布截?fù),飛騰起一片云霧。張九齡在貶官后又重獲賞識的躊躇滿志躍然紙上,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氣度!
詩人眼中的樹,凝聚了太多的想望與情思。望我也能像樹一樣有著容納萬物的柔,及細(xì)潤無聲的軟,堅韌的氣節(jié),和寬廣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