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的年味兒作文1000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哼著這熟悉的歌謠,看那煙花綻放在天邊,又似曇花般凋謝,散落人間……
——題記
年近了,人多了,村子里怎么也靜不下來了。
我是等不及的,一放寒假就回來了。一年就這么一次,怎能不叫人激動呢?
撣塵是不用說的,不過我可不喜歡拿著個掃帚慢慢地掃屋里,掃屋頂才是我最樂意的。也不用爬到屋頂上,只要用超長的大掃帚就行。這是最臟的活兒,我爭著要干,奶奶只得給我戴上個大草帽,用來防灰。拖著那有些笨重的長掃帚,在屋頂上來回擺動,瓦上的灰塵像雪一樣紛紛揚(yáng)揚(yáng)地落下來,不,應(yīng)該是“撒鹽空中差可擬”。一會兒,屋檐下便被灰塵蒙上了一層灰紗,讓我的眼睛都難睜開。閉著眼睛掃,那“嚓嚓”的聲音還挺有節(jié)奏。
家對面的那個魚塘,平日里一聲不響,過年時就給我們帶來大驚喜。一大早抽水機(jī)就開工了,魚塘里的水越來越低,最后只剩下一片淤泥,魚兒們掙扎著,跳躍著,最后翻著白肚皮躺在淤泥中,偶爾甩甩尾巴。爺爺早已全副武裝——黑靴子,黑皮褲,像個漁民似的。踩進(jìn)泥漿里,頓時淤泥淹沒到膝蓋,一步一陷地,頗有點紅軍過草地的風(fēng)范。抱著幾條大魚上來時,爺爺已滿身淤泥,魚挺著個啤酒肚甩著尾巴,泥甩到爺爺臉上,他卻樂開了花。大人們聚在一起圍著那幾條大魚,稱了又稱,我才不在乎大魚呢,連泥帶水地挖上來幾條小魚,養(yǎng)在個盆里,雖沒有金魚漂亮,但也小巧玲瓏的,比那翻著白眼兒的大魚有趣多了。
包包子自然是少不了的。說到我家包包子,真的是圖個樂趣。平時外面的那些精致的包子吃慣了,過年再吃自己家的包子就沒多大勁兒了。也不知道是面沒有和得好,還是餡子出了問題,確實不大可口,像個“死面疙瘩”。但沒有包子,哪像過年?爺爺還是使勁兒揣好面,奶奶也精心準(zhǔn)備好肉陷兒,菜餡兒,豆沙餡兒。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包上一天包子,平時都用不上的蒸籠一齊開工,幾個粗壯的木頭熱火朝天地?zé)弦惶。這才像個紅紅火火的年。晚飯時蒸包子,紅燒魚,用魚鹵燒一把香菜,包子香噴噴地蘸著魚鹵吃,耳邊還是那熟悉的“新聞聯(lián)播”的聲音,電視里報導(dǎo)著各地的年味兒,那時候才別有一番滋味兒。
年味兒越濃,鞭炮聲越響。大伯大媽從城里回來時總會帶上些小鞭,那種又長又細(xì)、拿在手里“吱吱”的小鞭是我唯一敢玩的。把頭子一點著就行了,火星子從頭那邊直噴出來,甩起來像一條熒光在空中游動。最搞笑的就是小狗了,它平時是我家忠誠的衛(wèi)士,英勇無畏,卻怕炸鞭。一到晚上,鞭炮聲多了,它就像個逃兵似的溜進(jìn)家里,躲在桌子底下,低著頭,耳朵垂在兩邊,像犯了什么錯似的,全無平日神氣活現(xiàn)的威風(fēng)。
喜歡看遠(yuǎn)處的煙花,炸的聲音很小,煙花一飛沖天,綻放在夜空中,如星星一般璀璨,像春花一樣絢爛。猶如曇花一現(xiàn),眨眼又凋謝,散入人間,消失在那萬家燈火中……
邁向繁榮的腳步快了,今年老家的房子也拆了……那青青麥田后,再也不見那裊裊炊煙和那個蹦蹦跳跳的我……
我那伴著年味兒的童年呵,一去不復(fù)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