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范文3篇
中考作文范文1:一次相逢一份愛
一步踏盡一樹白
對于一個在蘇北出生的孩子來說,水鄉(xiāng)是新鮮的。去年假期恰逢中秋節(jié),第一次被舅舅接到水鄉(xiāng)來過節(jié),我就驚詫于這里的美了,真是“小橋流水人家!”
最奇異的莫過于中秋之夜了。
真是應了那句“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皎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院落里,流進門檻,流進窗框,流進我小小的心中。時不時飄來一陣沁人心脾的桂香,將我整個身體籠罩,院子里那棵桂花樹,在風中搖曳著,仿佛在對我微笑問好。
我走出去,立在庭中,感受到月白風清,好不愜意!踏一步,仿佛濺起一池月光,將桂樹鍍上一層銀色外衣。
一池月光,一樹桂花交成了一首靜謐溫情的歌謠。
一橋輕雨一傘開
在這待了不到半天,便認識了一幫好玩伴。于是在河邊、在樹上、在田里,都有我們的身影。
第二天,一個小伙伴請我到她家里去玩,我很爽快地答應了。玩得很盡興,眨眼間天色漸晚,我這才想起早上和外婆約好了下午去看戲。
我心里別提多鬧騰了,偏偏又下起綿綿的細雨,我抱怨天公不作美,但也顧不得那么多了,冒著雨就往家跑。
一路泥濘,一路奔跑,我累得氣喘吁吁,身上的衣服也濕了一大半。
終于看到舅舅家門口的小橋了,上面似乎有個人影。近些,再近些,那人影也越發(fā)熟悉起來,是外婆!
她也看到了我,眼里流露出既生氣又歡喜的神色,對我道:“傻孩子,為什么不等雨停了再回來?”
“我怕……我怕你等急了……”我凍得哆嗦、累得直喘。
“我有傘,你看你,身上濕成這樣,感冒了怎么辦……”
我聽著外婆的責怪,心中洋溢起一股說不出的暖意。
一座橋,一把傘,一場雨,交織成一首溫馨貼心的歌謠。
一次相逢一份暖
時光的流逝,總有那么悄無聲息,這溫暖的畫面,時常像電影一樣,在腦中放映!对娊(jīng)》有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卻道:非雨非雪,唯有贊歌;靜謐月色,溫馨話語,一次相逢一份暖。
中考作文范文2:那聲音常在我心田
三年時光匆匆,我深深眷戀著我的校園,因為這里有百聽不厭的讀書聲。
每一次走進校園,朗朗的讀書聲都像一縷縷清新的風,吹向我的耳畔。那聲音,像一曲跌宕有致的樂章,承載著我們的夢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每一聲都回蕩在我的心間。
當讀書聲響起時,其中,有的聲音渾厚,有的聲音清脆:有的如鏗鏘擊鼓,有的如綿綿細雨,都在微微潤濕的晨風中醞釀,令清晨的空氣也帶著絲絲甜味。
讀書聲誦讀著經(jīng)典:宋濂不畏艱難求學,令我們深深贊嘆:呂蒙終予醒悟讀書,令我們刮目相看;花木蘭勇于替父從軍,令我們傳唱不衰;口技人獨自精彩表演,令我們嘆為觀止。每一次朗讀都令我受益匪淺。
湖心亭上,張岱繪“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一聲聲吟詠,展現(xiàn)水天一色的美景;桃花源中,陶淵明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聲聲吟詠,唱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岳陽樓上,范仲淹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聲聲吟詠,責任填滿我們的胸膛。
朗朗的讀書聲,帶著我在知識的殿堂里自由穿梭。走過趙縣的趙州橋,那飽經(jīng)滄桑的石板,令我心生感慨;徜徉蘇州的園林,那獨具匠心的軒榭池沼,令我心馳神往;登上泰山的絕頂“一覽眾山小”,令我心潮澎湃;飛躍咆哮的黃河,看洶涌的浪花,令我心頭激蕩。
每一次踏進校園,聽到此起彼伏的讀書聲,我身上所有的倦怠都悄悄溜走。我的步伐不由加快,似乎有種無形的力量推著我,在學習的道路上奮勇向前。
每一次踏進校園,聽到傳遞快樂的讀書聲,我都情不自禁地微笑。因為,這聲音里有我對知識的渴望,有我們純真美好的友誼,還有老師的諄諄教導,家長的殷殷期盼。每一聲,都在我的心田綻開美麗的花朵,采擷雨露,迎接朝霞。
畢業(yè)前夕,我們再次齊讀經(jīng)典,然而,在嘹亮的誦讀聲中,我聽出了“惜別”,聽出了“珍重”。中考前夕,我再次來到校園,校園里寂靜無聲。我競情不能已,仿佛曾經(jīng)的讀書聲依然回響在我耳畔。
考場上,回首三年時光,有很多話想說,卻最終匯成只言片語:別了,敬愛的老師;別了,親愛的同學。在以后的讀書聲里,我將帶著新的夢想揚帆起航,駛向心靈更廣闊的領域。
中考作文范文3:我就是一顆會發(fā)芽的種子
黛青的遠山上閑游著幾朵白云,樹影隨風婆娑、搖曳生姿,斜照透過薄紗灑在我的葉子上,日子就這樣恬靜閑適地緩緩流淌著。猶記得那個晚風習習的黃昏,感恩那時沒有放棄的自己和你。
“這顆種子恐怕不會發(fā)芽。”那是我蘇醒過來聽到的第一個聲音,沉睡中我無數(shù)次幻想外面的世界,那里應該有似雪梨花、剪影柔柯,有鶯歌燕舞、款款人言,還有那萋萋芳草,流水小橋,卻從沒料想,我蘇醒的第一份禮物,竟是這樣一個冷漠的聲音。滿心歡喜瞬間化為憤怒,誰說我不會發(fā)芽!“哈哈,你放棄吧!”一聲冷笑從黑暗中傳來,原來是土壤,它張開干枯的手臂從四面八方刺來,我唇干舌燥,渾身癱軟,所有的驕傲在耐力消耗中土崩瓦解,好吧,我恐怕不會發(fā)芽了。“吱吱……”,我聽見泥土喝水的聲音,漸漸的,聲音越來越大,如萬馬奔騰。突然,清涼如薄荷的水滴滲到我的皮膚上,我鼓足最后一股力量貪婪地吮吸著,那是我嘗過的最清冽的瓊漿。
那段剛蘇醒的日子,否定和干渴是不小的打擊,但是,謝謝澆水的你,我沒有放棄!
四周依舊一片黑暗,但土壤變得濕潤親切起來,我大口大口地喝著水,拼命伸展著拳腳,我要發(fā)芽,我要長大。我天天拿著小皮尺測量我的手臂,可是,一天、兩天、三天……,它竟沒有生長!我這是怎么了?“它恐怕不會發(fā)芽。”一個渾厚的聲音像石頭一樣砸來,沉重而遙遠,這是上帝的判決么?“它恐怕不會發(fā)芽。”又一個冷漠的聲音傳來。為什么這些人都認為我不會發(fā)芽?難道這是我的宿命嗎?我望著瘦小可憐的手臂沉默了,這無邊無際的黑暗也許永遠沒有盡頭了。“咕嚕咕嚕……”又是你,你為什么不顧別人的勸阻還要堅持澆水呢?清涼的水珠漫過我瘦弱的手臂,心中突然充滿力量,不著急,只要我也堅持,總有一天我會發(fā)芽的。
那段漫長等待的日子,你用無言的堅持給了我力量。
在一個晚風習習的黃昏,“嘭”!我鉆出來啦!迎面的你微笑地看著我,仿佛老友重逢。
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謝謝你讓我相信——我就是一顆會發(fā)芽的種子。在奔赴每一個未知的明天時,我的心中自有一朵自信之花:總有一天,我會迎來屬于我的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