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題目2019廣東
對于廣東的考生們來說,在20xx年的作文備考中可以積累的作文素材有哪些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一些關(guān)于高考作文素材題目20xx廣東的相關(guān)資料,供你參考。
高考作文素材題目20xx廣東1:感情與理智
常言道:情之所傾,心之所向。感情和親疏與人們對事物的認知之間有著很大的牽連。
一、王朝轉(zhuǎn)興衰
自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起來之后,封建王朝便在華夏大地上歷代繁衍,代代相傳,有暴君侯臣,亦有明君凈臣。殘暴昏庸的商紂王寵幸申公豹,事事聽他的諫言,然而申公豹只貪圖榮華富貴,只知阿諛逢迎討帝王歡心,身為國家佐相而生活奢侈揮霍。一味沉浸于歌舞升平的環(huán)境中,文恬武嬉,朝政敗落,宮廷一片奢糜,紂王身邊并非沒有忠臣,比干可謂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了。一心為國,不計較其他奸臣對其排擠,一心想著國家社棱,為百姓鞠躬盡瘁,可這一切又有什么用,紂王根本就聽不進他的諍言,只因其不能投君之好,不能得到君主親近。
二、作品的成敗
但凡作家,只要是在文壇略有名望的,都有幾部成名作品流通于社會人群中,作為讀者最初也許真是在賞讀作品,可是當(dāng)我們在心中無意識之間豎立起崇拜偶像之后,我們便會對其作品有一種由衷的厚愛,然而此時,我們欣賞的往往已不再是其作品本身,只是我們對產(chǎn)生的一種膜拜,任何作家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是名作,其中勢必會參差不齊,而當(dāng)我們被那些無意中征服了之后,便會無意識的籠統(tǒng)地接受他們的一切作品,而對其他新的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無疑這會造成許多無法估量的損失。
三、民族的存亡
對于自己民族不可釋懷的感情,這可以理解,然而假如因為這樣而一味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盲目封閉,消極排外,則會引發(fā)不可預(yù)知的嚴重后果。南非一味守舊,與外界隔絕,使原本就不豐富的文化更加閉塞,注定了要衰落,中華民族掙脫舊我,開拓創(chuàng)新,改革開放,對外互市,與諸多國家建立了友好關(guān)系,大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shù),大量吸收國外投資發(fā)展中國企業(yè),如今一個盛世中國己赫然屹立在了新世紀前沿。
理智不受感情左右,才會對事物有透徹的認知。
高考作文素材題目20xx廣東2:呼喚理智
對于一個富有感情的人,與毫無知覺的機器相比來說,判斷是非為感情所遮障,是不可避免也無可厚非的。但為了追求一種思想的成熟,我們需要理智。
眼前迷霧索繞,煙霧氖氧,有時還出現(xiàn)怡人的景觀,感情告訴你,前方一定是一片美景,而理智卻告訴你那T可能是萬丈深淵。很清楚地選擇,卻常有人落人深淵,一邊下落,一邊呼喊著理智的名字;選擇了感情,往往讓人后悔,選擇了理智,即使有莫大的艱難,事后也會無怨無悔。
正因為感情呈現(xiàn)在人眼前的,是美侖美英的畫面,是悅耳動聽的音樂,是親密無間的家人,是面如西施的戀人,是形影不離的友人,是關(guān)云長的誠信,是項羽的大氣,是寶璧之間的默契……這才會造就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悲劇,
我們常說讓理智戰(zhàn)勝情感,這是何等的艱難。包拯面對將他撫養(yǎng)長大如親娘的嫂娘,任憑她苦苦哀求依然鐵面無私,揮手壓鍘。但誰又不懷疑他內(nèi)心的矛盾和痛苦。然作為朝廷命官,是容不得意氣用事的。還有孔明揮淚斬馬謾,這些都是何等哀傷之事啊。
盡管感情給我們的是何等美妙的感受。而理智帶給我們的仍是無盡的痛 擴苦。但我們?nèi)耘f需要理智,守候理智。因為無數(shù)偉業(yè)都是在理智中產(chǎn)生的。愛因斯坦在理智中研究宇宙,牛頓在理智中研究天體,霍金也在理智中繼承前人的事業(yè)?梢哉f人類研究出的任何對自己有用的事物時,頭腦都處于理智中,而不理智僅憑自己的感情異想天開的人終不會有所成就。那個狂妄的亞里士多德就是個例證。
我們允許人們在感情沖動時暫時的恍憾、停頓。因為任何人都會被感情誤導(dǎo)。但如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較長時間的話,那便會以理智喪失為代價。
我相信,人是富有感情的,同時也是富有理智的。只不過在有的情況下感占了上風(fēng),人們是有能力使自己處在理智的指導(dǎo)下對是非曲折進行分辨的。理智并不是天邊難以遇知的云彩,只要用心呼喚一定會伴隨人的旅途。
高考作文素材題目20xx廣東3:文如其人
以前聽說過字如其人的說法,說通過一個人的字跡便可大致看出這人的性格品質(zhì),后來又聽到文如其人的這一說法,即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一個人若書讀得多,文章寫得好,其做人的標準也會在無形中得以提高。所謂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說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會把你所想的東西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說起文如其人,不免要談到文風(fēng)這一問題上,所謂的文風(fēng)就是文章所體現(xiàn)的思想作風(fēng),或者文章寫作中某種傾向性的社會風(fēng)氣以及語言運用的綜合反映。在我認為,文風(fēng)分有剛勁有力與綿柔感性兩種,書面語說即豪放派與婉約派。豪放派比如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像李煜和李清照等等。如果說文如其人的話,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似乎更具說服力。李煜因國破家亡這一悲慘的人生經(jīng)歷,在后期的詞風(fēng)多以凄楚為主,李清照人到中年丈夫遠逝,內(nèi)心悲苦不已,寫出“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他們內(nèi)心是同樣的悲傷難過,所以寫出的詞便也傳達給人這樣的憂愁。而豪放派的蘇軾,站在江邊仰天長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這與他仕途坎坷自身又不屈不撓的與世俗奮戰(zhàn)的品性不是遙相呼應(yīng)嗎?而這一系列的例子不就是在佐證文如其人這一觀點嗎?
既然真的是文如其人,那么,想要寫好一篇文章,想要擁有好的文采與為世人折服的文筆,是不是就意味著你的人生經(jīng)歷要出彩呢?不管文風(fēng)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各有各的可取之處,古往今來都有不同的文人志士欣賞膜拜,只是文風(fēng)與文品是不同的,文品幾乎可以說是關(guān)乎一個人的自身發(fā)展?fàn)顩r的概述,就像一個人的人品,如果人品不正,那么寫出來的文章也一定是遭人唾棄的,不會有人愿意浪費時間去看,相反,那些品性正直的人,它的文章必然能給人以正能量,教給人們積極向上的東西,這樣文字才會被人們津津樂道。
所以說,與其想著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不如先學(xué)會怎樣做人,一個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當(dāng)你提高了自身的修養(yǎng)與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為大眾追捧。無論如何,請記住,應(yīng)該做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