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作文范文資料
每個人的生活中肯定都游覽過不少地方,見過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游玩作文范文資料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游玩作文范文資料1
瀑布的智慧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人類書寫的千年智慧,有時竟比不上大自然一次慷慨給予的啟迪。在安順觀黃果樹瀑布,看滔滔河水從高處飛瀉下來,像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銀龍從天而降,那么有氣勢,有風姿,突然明白了《易經(jīng)》中的一句爻辭“上九,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這句爻辭說的是龍飛升到九天之后,無法再往高處飛升,便只剩下兩種可能:其一是原地不動,其二是下落。原地不動難以做到,所以往往只能選擇第二種情況——離開顯赫而崇高的位置。
明白盛極而衰之道而知進退也被老子視為人生的智慧,春秋末期的名士范蠡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周景王二十四年,吳國和越國發(fā)生了戰(zhàn)爭,吳王闔閭陣亡。周景王二十六年,闔閭的兒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決戰(zhàn),越王勾踐大敗,僅剩兵卒逃入會稽山。在勾踐窮途末路之際。范蠡投奔越國,為勾踐出謀獻策。范蠡被拜為上大夫后,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三年后歸國,范蠡訪到才貌雙絕的西施,運用“美人計”里應外合,終于使越國雪恥滅吳。在舉國歡慶之際,范蠡卻攜西施泛舟江湖,悄然隱退。他輾轉(zhuǎn)來到齊國,改名為鴟夷子皮,意思是說自己就像盛酒的革囊,用起來可以很大,收起來可以很小,能隨機應變把握命運。范蠡在齊國經(jīng)商,很快就獲利千萬。齊人推舉他做了國相,可是才過了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歸還了相印,散發(fā)了家產(chǎn),搬遷到陶定居,自稱陶朱公。定居陶后,他不僅經(jīng)商,還養(yǎng)魚,沒幾年,又獲利巨大。當?shù)孛癖娮鹛罩旃珵樨斏,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縱觀范蠡的人生,無論是治國還是齊家,是從政還是經(jīng)商,他都能游刃有余,在云詭波譎的時代掌控自己的命運。與范蠡一同輔佐勾踐的重臣文種就是另一番命運:他在越國滅吳后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離開越國,不幸被勾踐賜劍自絕,應了范蠡的預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具有名士風流的魅力,這當然不僅僅是指他在功成身退后攜得西施美人歸,而主要是說他的人生表現(xiàn)出一種進退有度的藝術格調(diào)。如同一位與命運博弈的高手,范蠡運籌著自己的人生,并且每一次都穩(wěn)操勝券。范蠡兩次辭去高官,通行的說法是為了避禍。當然,范蠡洞悉了勾踐嫉賢妒能,“可與共患難,不可共安樂”,但以范蠡的智謀與勾踐周旋,勾踐恐怕不是他的對手。范蠡在輔助勾踐成就霸業(yè)后選擇離開,其實另有著更深層的心理動因:如果范蠡繼續(xù)留在越國,官位已封頂,政績也達到頂峰,已沒有什么發(fā)展空間,因此他另辟蹊徑,轉(zhuǎn)移商場,再顯英雄本色。后來他放棄齊國國相的地位和萬貫家財來到陶,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為了避免他人的嫉妒和覬覦,另一方面為事業(yè)的發(fā)展開辟新天地。
細細思量,范蠡一次又一次將自己從高位降落到平地,與瀑布的降落何其神似,都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瀑布甘于居下,是有進取精神的,它在降落的同時也在積蓄勢能,為奔向前程提供動力;而范蠡主動辭官,散發(fā)家產(chǎn),也是以退為進,為才能的施展騰挪出更廣闊的空間。對范蠡而言,權力和金錢并非他生活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追求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因此他需要一種將自己的才華和潛能充分調(diào)動起來的環(huán)境,這促使他在越國瀕臨滅亡之際投奔勾踐,在功成名就之時又灑脫地放棄已經(jīng)擁有的資本從頭再來。在瀑布和范蠡身上,印證了這樣的道理:退,其實也是一種智慧,一種超越!
游玩作文范文資料2
水的本質(zhì)
有一條河流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jīng)過很多村莊與森林,最后來到了一片沙漠。
當它要越過沙漠的時候,它發(fā)現(xiàn)它的河水漸漸消失在沙里,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于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浩瀚的大海。”它頹喪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fā)出的聲音。
“你如堅持你原來的樣子,那你就永遠無法跨越這沙漠。你必須讓微風帶著你飛越沙漠,到達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改變你現(xiàn)在的樣子,讓自己蒸發(fā)到微風中就可以了。”
小河流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叫我放棄自己現(xiàn)在的樣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毀滅嗎?”它忍不住問。
“微風可以把水蒸氣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飄過沙漠,到了適當?shù)牡攸c,它就把這些水蒸氣釋放出來,于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后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xù)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道,“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nèi)在的本質(zhì)從來沒有改變。你只不過是靈活地適應環(huán)境,隨遇而安而已。”
游玩作文范文資料3
永不向命運低頭的螞蟻
在恐龍滅絕之前,地球上就有了螞蟻。體型弱小的螞蟻創(chuàng)造了四個奇跡:一是生存時間最長,二是活動空間最廣,三是數(shù)量多得驚人,四是本領超出想象。
地球上生命繁衍之初,螞蟻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歷程。史前動物消亡之時,便有了螞蟻。在現(xiàn)存的動物中,幾乎找不到幾種“老祖宗”此螞蟻更古老的生命。螞蟻如此興盛,實在令人驚嘆。它們以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傲視群雄,它們用弱小而不屈的身體譜寫了一曲生命贊歌。
獅子只能成長于草原,老虎只能稱霸于森林,北極熊只能存活于極地,鯨只能游弋于大海,鷹只能翱翔于天空。而螞蟻從不選擇生存空間:無論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無論草原還是森林,無論熱帶還是寒帶,無論地下還是樹上,只要給螞蟻方寸之地,它們就會頑強而樂觀地生活下去。不管環(huán)境多么惡劣,它們都會不屈不撓地活下去,即使被人踩在腳下,縱使被水淹沒身軀,它們也從不放棄重新爬行的希望。螞蟻從來不怨天尤人,就算死去,后來者也會赴湯蹈火地抗爭下去,決不向任何強勢和險境低頭認輸。
即便如此,由于螞蟻過于弱小,常常會成為脆弱的犧牲品,一場雨、一陣風、一只腳都有可能奪走它們的生命,更別說遇見比它們大出無數(shù)倍的眾多的“天敵”?善婀值氖,這一切非但沒有削弱螞蟻的勢力,反而讓它們數(shù)量變得越來越多,多得讓智力超群的人類都無法統(tǒng)計它們、的數(shù)量。
螞蟻的本領超乎尋常,它們能拖動比自己重幾十倍的物體,能傾巢出動制服一只野兔,能群體輪番叮咬趕走一頭吃樹葉的長頸鹿,能鉆進粗大的象鼻中迫使大象遠離自己的家園,能排成長隊走幾里的路而保持隊形不散,能為了蟻后甘愿當一輩子勤雜工,能在快速行進中突然掉轉(zhuǎn)身體,能用最復雜的肢體語言傳遞訊息,能在眾多而混亂的蟻群里識別自己的兄弟姐妹,能漂在一片葉子上而不被洪水淹死。它們從不挑食,肉是美食,米、果是餐點,樹葉、小草同樣可以充饑。
螞蟻家族永恒的興盛,源自它們極強的適應能力和永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