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第四單元學(xué)生作文
作文教學(xué)作為語文課程教學(xué)的重要內(nèi)容,在初三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xué)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初三下冊第四單元的學(xué)生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三下冊第四單元學(xué)生作文一
西部的歌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雖然接觸它還不久,但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它古樸純粹、平鋪直敘,甚至缺詞少句,但它的純潔、它的美是永恒的。
青藏高原一曲,陣陣吶喊與情真意切的言辭,讓人肅然起敬。同時也讓人感到了不禁想在草原上引喉高歌的沖動。
珠穆朗瑪,一支更讓人心動的旋律——哈達(dá)、牧童、大雪山……一切又是如此似曾相識,讓人身臨其境,讓人感受到大雪山無上的純潔……
這些,才是最真實的生命表達(dá),是人性深處的古樸原初,又是最高的終極華彩。而那些“陪你去看流星雨”等膚淺的歌詞,永遠(yuǎn)擺脫不了男女情愛,更擺脫不了世俗之念。西部的人,西部的歌,西部的一切。人性,在那里,在最質(zhì)樸的形式中得到了最大的舒展……
歌聲,它不僅僅要表現(xiàn)美,而它要表現(xiàn)的,是一個靈魂,一個民族的精神!“它徑直把喉嚨掛在懸崖上,和自己拔河,和自己角力,它要活出生命的難度與絕境的高度……”
走在珠穆朗瑪?shù)姆宓,走在青藏高原?mdash;—人,才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感覺到自己的丑陋與面對世俗的無奈。用歌聲祈禱,用歌聲懺悔……
我想,真正美好的歌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歌星”是唱不出來的。真正的歌聲,是用靈魂——一個質(zhì)樸、純潔的靈魂!也許只有在西部,才會有率真的性情。此時,仿佛青藏高原又響在我耳邊,很美。
初三下冊第四單元學(xué)生作文二
“當(dāng)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香消在風(fēng)起雨后,無人來嗅……”
我喜歡沙寶亮的暗香,也許三寶的作品中總帶有憂郁的感動和唯美的色彩,融于生活,融于人生。
輕易不說人生,因為涉世太淺、太少。被人說爛了的“人生之書”太厚,它不允許有人超過前幾頁去翻后面的,只會說一句“想知道?一頁一頁翻吧”。
也許同齡人談同齡人才會更合適。莫名地想起韓寒,與其說他是一個少年奇才作家,不如說是“痞子作家”更令我信服。他可以在書中大侃中國教育,并且自命不凡地惟其才對,侃完后就扔下筆,精力轉(zhuǎn)到職業(yè)賽車,并且留了一頭酷的長發(fā),美其名曰:自由主義者。
而那個同樣在新概念作文中突出出來的幻城——郭敬明,則完全沒有了痞味,活脫一個當(dāng)代好學(xué)生形象,成績出類拔萃,又寫得一手好文章,前途一片光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那個穿著黑色風(fēng)衣的人,總是給我深深的震撼,如果手中有一片花瓣,我一定將花瓣放在左右年華中,就算花瓣終會落下,但我的夢想還在,殘留的暗香依舊。
青春有幾年?當(dāng)讀到“百年多病獨登臺”時,顯得自己也蒼老了許多,驚恐之中,不由得感慨萬千。青春不解風(fēng)情,多想再讓它延長幾年甚至幾十年……
曾經(jīng)的、現(xiàn)在的、將來的,思想者在呼吸中感動。那條世界上最長的線——人生線,線上放著一本書——人生之書,書上有個人名叫“我”。“我”翻到了青春的一頁,里面有幾種花名叫夢想、誘惑。“我”采下“夢想”,將“夢想”的一片花瓣輕輕地放在這頁上,隨風(fēng)嗅去,一股淡淡的香……
我想,無論怎樣,我的心依舊燦爛,我的生命也像那花瓣一樣,留給世界淡淡的暗香,留給似水年華。
初三下冊第四單元學(xué)生作文三
音樂,一種用音符組成的語言。溫柔的語言讓你輕松甜蜜;傷感的語言讓你同情憂傷;歡樂的語言讓你心花怒放;雄壯的語言讓你精神亢奮。音樂是陶冶情操的秘方,凈化靈魂的良藥。被音樂所陶醉,被音樂所感化,人生的價值就得到了升華。
雖說是一種精妙的語言,但卻不能脫口而出。因此只能靠樂器,鋼琴、小提琴、二胡、箏……個個都是杰出的演說家,他們能將有形的音符化作無形的音樂。鋼琴的高雅,小提琴的婉轉(zhuǎn),二胡的滄桑,箏的清脆……正是這些美輪美奐的語言才使得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柴科夫斯基……這些偉大的作曲家動情,瀉下一時的靈感,寫出這一首首垂青千年的不朽名作。
去年欣賞了一場音樂會,其中一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給我印象頗深。雖說主題部分已耳熟能詳,但結(jié)合二、三部分共同演奏又是另一番感受。首段婉轉(zhuǎn)細(xì)膩,小提琴的悠揚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綿延悠長,賞心悅目。第二段較第一段堅強(qiáng)有力,擇取梁祝中“英臺抗婚”這一情節(jié),鏗鏘有力,表現(xiàn)了英臺至死不屈的強(qiáng)烈情感。聯(lián)系梁祝這一感人愛情故事,品析音樂之雋永,自身會融入整個音樂意境之中,同喜同悲同憤同慨。第三段憂傷悲愴,講述山伯與英臺不受逼迫雙雙化蝶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不禁為他們感到深深惋惜。這是一首長達(dá)25分鐘的民族交響樂,堪稱音樂會之最。但悠長的曲調(diào)并沒有使人感到厭煩,反而跌宕起伏的音樂使人感到意猶未盡。
音樂的美不僅在于它能給人們情感的享受,它同樣賦予許多深刻道理,給人啟迪。例如光未然和冼星海共同合作的黃河大合唱,雄壯有力的歌曲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強(qiáng)調(diào)我們要向黃河學(xué)習(xí)偉大堅強(qiáng)的精神;又例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悲愴的音符讓我們感悟到貝多芬耳聾后緊扼住命運的咽喉,頑強(qiáng)的生存下來的精神。告訴我們面對厄運要有堅毅、頑強(qiáng)、執(zhí)著的精神。因此感悟音樂深層的蘊意能給你一生的啟示。
人一生的旅程就是一次音樂之旅,在漫漫的人生路上音樂隨時都陪在我們身邊,靜聽你身邊的音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和了解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