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700字
隨著天氣日漸寒冷,南方的白天越來越短,人們在一派安詳和樂的景象中迎接冬至的到來。
如果今年冬至跟以往一樣,我也許會很高興,但我面前擺著一個難題:做湯圓。我想在做湯圓之前,先講一下我跟湯圓的故事。
我六歲那年的冬節(jié),第一次吃到了湯圓。那時的餡料只有花生和芝麻,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美味——咬下去的那一瞬間,餡料從裂口流進我的口腔,花生甜中帶澀,芝麻甜中帶甘的滋味沖擊我的味蕾,再喝上一口湯,心里蕩漾著說不出來的滿足。從那時起,我與湯圓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說完了我和湯圓的故事,接下來就是解決做湯圓這個難題了。我只知道湯圓的做法跟包子差不多,但真要動起手來,我也不知道從哪下手。好在我有一個會做飯的老爸,不多時,他便把所需的材料——糯米粉和水準備好了。他還告訴我:“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把糯米粉揉成團,然后再搓成小球,實心湯圓的制作就完成了。”但單單第一個步驟,我就費了好大力氣,揉著揉著手就沾上了,還一直弄不下來,用另一只手去扯,結(jié)果另一只手也粘上了,怎么弄也弄不掉,還把手弄得滿是糯米粉。老媽看了直叫道:“慘不忍睹啊,面目全非呀!”
風雨過后便是晴天。過了那個揉面團的環(huán)節(jié),剩下的就簡單多了,只需把大面團切成數(shù)十個小團,再搓成球就成了。
做好的湯圓被老爸放進了鍋中煮,不一會兒,一家人就享受起這甜甜軟軟的湯圓了。吃過了湯圓,我們來講一下中國人與湯圓的故事。
據(jù)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明州(現(xiàn)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味。因為這種糯米湯圓在鍋里煮時,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qū)把“浮元子”改稱湯團。
漸漸地,湯圓走進千家萬戶,在南方的冬至,家家戶戶都吃湯圓,象征團團圓圓。
今又冬至,搓湯圓,煮湯圓,吃湯圓,續(xù)著一份未盡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