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實驗小學四年八班 王浩宇
清晨,金光萬縷的朝陽深情的注視著綠草如茵的大地,一切的一切顯得是那么美好。正在做美夢的我卻被熙熙攘攘的人潮聲驚醒了。(開門見山開頭。)
我睜著惺忪的睡眼,穿好款式新穎的衣服、褲子,向人山人海的屋外走去。呵……市場到處都是小孩們喜歡的色澤艷麗的小香包,系著色彩斑斕的五彩線,門上、窗戶上到處掛著造型精致的小葫蘆,原來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ōh(huán)境描寫,過渡,注意用詞,很好。)
爸爸、媽媽領(lǐng)我去超市買粽葉。有的買活蹦亂跳的鯉魚;有的買精神抖擻(建議改為:羽毛艷麗)的大公雞;有的買香氣撲鼻的烤鴨;還有得買品種齊全的調(diào)料。媽媽、爸爸領(lǐng)著我直奔超市中心,大牌子上印著遒勁有力的書法大字”中之杰香粽”。媽媽買了一袋翠綠欲滴的長條粽葉,又買了一袋潔白如雪晶瑩剔透的糯米,散發(fā)著淡淡的米香;丶液,媽媽微笑著給我系好色彩斑斕的五彩線,用艾蒿水給我洗了澡。爸爸準備著包粽子,我也興致勃勃的上前躍躍欲試。(事情的開始,敘事較為完整,注意用詞修飾,值得借鑒。)
第一次包粽子,我胡亂抓了一把米,按在粽子葉上。突然,我手一抖“啪”的一聲,還沒包好的粽子竟掉在了地上。面對著一次猝不及防的失敗,一陣自責涌上心頭:怎么不小心一點,白白浪費一大把香甜可口的糯米。(注意段落格式要清晰,下面要另起一段。)
第二次我多加了一份戒心(用詞不準,建議改為:小心。),更加認真了,手死死的抓住粽葉,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手里的粽葉和糯米,小心翼翼的按媽媽教我的方法包著粽子。由于我手抓粽葉太狠,粽葉被我撕破了,糯米掉在了媽媽事先放好的盤子里,我暗自佩服媽媽早有準備,糯米才沒有浪費。(再一次包粽子,下面還要另起一段,敘事“一波三折”,很好。)
我沒有灰心喪氣,又一次虛心包起粽子,媽媽見我這次非常虛心,便一招一式教我包粽子。先把粽葉圍一個三角形,再用精致小巧的小量杯倒一小杯香噴噴的米放在圍好的三角形中,還要放進準備好的令人饞涎欲滴(用詞不美,刪去。建議改為:營養(yǎng)豐富)的蜜棗、牛肉、葡萄干,放好后用手去按幾下米,這樣粽子吃起來不會懈口,接著把剩下的粽葉按三角形繼續(xù)包下去,最后把馬蓮繩系在粽子葉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我包的粽子不像粽子,奇形怪狀,但也是我人生當中包成的第一個粽子,我特別開心。接著幾個粽子慢慢成形,我的臉上也漸漸的綻開了自信的笑容。(事情的結(jié)束。)
一片粽葉牽掛心,粒粒糯米總關(guān)情。棗棗祝福獻給你,吉祥如意又溫馨。爸爸會把粽子送給爺爺、奶奶、姥姥、老爺;媽媽會把粽子送給親朋、鄰居;我呢?會把粽子送給好朋友,把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習俗繼續(xù)傳承下去,我愛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抒情結(jié)尾+卒章顯志結(jié)尾,升華文章主題。本文寫的很好,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