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800字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都是忙碌而有趣的,我們老家過端午時,不僅要劃龍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這天,媽媽依舊買回了粽葉和糯米。我欣喜若狂,一會兒看看糯米,一會兒又拿起皮帶似的粽葉系在腰上。不一會兒,就只見媽媽便把洗好的糯米裝進(jìn)盆子里,又把粽葉用水泡開,再用鍋把它們煮透。我很認(rèn)真地觀察著媽媽的一舉一動,鐵了心準(zhǔn)備向“包粽高手”媽媽拜師學(xué)藝。
只見媽媽熟練地取出兩三片粽葉,麻利地折了個三角形,像個小漏斗似的,接著用勺子將糯米裝了進(jìn)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葉往回折,把口封嚴(yán),最后再用馬蓮系在粽子中間,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這不挺簡單的嗎?”我心想。于是就對媽媽說:“媽,讓我試一試吧!”媽媽半信半疑:“你不給我搗亂,我就謝天謝地,包粽子可不是玩游戲。”媽媽的話激惱了我,我生氣地說:“別老是從門縫里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還不是小菜一碟。”媽媽笑著說:“好好好,我讓你來,真是受不了你。”我開心地笑了。
于是,我學(xué)著媽媽的模樣,抓起兩片粽葉,折了個三角形,裝上糯米。咦?這是什么東西,好咯手呀!哎喲!原來糯米從粽葉里漏下來了!真是出師不利!我像泄了氣的氣球,一屁股坐在沙發(fā)上,這時我才深刻體會到古人說的“看花容易繡花難”。為了讓媽媽不小瞧我,于是我又硬著頭皮來了第二次。
————在經(jīng)歷了不知多少次的失敗后,我終于摸著了門道,找到了感覺。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捏得緊緊的,手里拿了一根馬蓮,使勁地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粽子終于大功告成了!雖然它的模樣有那么點怪,但是我總覺得它是那么的可愛!我歡天喜地把我的第一個“勞動成果”拿給媽媽看。媽媽滿意地說:“包得不錯,還有進(jìn)步空間,繼續(xù)練,熟熊生巧嘛!”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愛包,越包越順手,越包越高興……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看著一條條鑼鼓喧天竟相爭渡的龍舟,家鄉(xiāng)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來越有節(jié)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