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讀書筆記
青鳥是一切事物幸福的秘密。光曾對蒂蒂爾說:“你要明白,人在這世界上是單獨對付一切的……”一個個單薄的生命,要承擔起從生命起點走向終點的一切。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向各位推薦的青鳥讀書筆記,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青鳥讀書筆記篇一
讀完這一本書之后,它讓我們懂得了幸福來之不易,不過,有時,幸福就在身邊,觸手可及,只是我們沒發(fā)現(xiàn)而已,有的時候,我們卻無法體會到幸福。
《青鳥》這一本書講訴的是:在圣誕節(jié)前夜,靠砍柴換錢而生存的一家里的兄妹倆,很渴望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jié),這天晚上,他們在窗邊守候著,然后遇到了仙女,仙女說,要找到一只青鳥,那只青鳥能讓仙女家的小姑娘的病情好轉(zhuǎn),仙女給了他們一些道具,可能排得上用場,之后,就開始了尋找青鳥的路途,他們經(jīng)過了思念之土、夜神殿、幸;▓@……最終,找到了青鳥,鄰居家的小姑娘拿到青鳥之后,病馬上就好了起來,在路途中,遇到了種種困難,但都被他們一一克服了。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深,雖然它的字數(shù)不是很多,他們兄妹倆,在這次的路途中的收獲還是不少的,一覺醒來之后,他們就覺得自己不僅懂得了,而且還長大了很多。
這書的作者說:“幸福并不那么遙遠,幸福就在我們身邊,然而大多數(shù)人從生到死,始終沒有享受過近在身邊的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幸?梢允羌胰说囊粋微笑,一段美好的回憶,幸福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要自己去付出,就拿狄狄兄妹倆舉個例子吧,他們也都很幸福,因為他們有這溫馨的家,他們可以在一個簡陋的小屋子里找到幸福,大家一定也可以的。
青鳥讀書筆記篇二
《青鳥》講述的是:圣誕節(jié)前夜,伐木工簡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正在眺望富人家的孩子過節(jié)。仙女裝扮成老太太請他們?yōu)樗〉呐畠簩ふ掖硇腋5那帏B。一路神奇的旅程。但是每當他們接近青鳥時,青鳥卻奇異地消失。幸福似乎近在咫尺,卻又如同天邊的海平線,可望而不可及。
其實象征著幸福的青鳥一直就在狄狄和美狄的家里。隨著我的一路追逐,一路閱讀,我才了解:原來幸福從未消失,一直以來它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尚未發(fā)現(xiàn)。羅丹說,生活中缺少不是美,而是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生活中的我們往往抱怨的太多,贊美的太少,索取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當我們急功近利地追求著“幸福”時,其實不知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路旁所有的風景,荒廢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只是白白做了一場辛苦而漫長的夢。最終夢醒了,而追求已久的幸福也沒有追求到。有一篇名為《提醒幸!返散文。作者寫道:常常提醒自己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jīng)?纯刺,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是的,幸福需要提醒,因為幸福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變更。
青鳥,是一本幸福的書,這本幸福的書提醒我們,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幸福,才能看到我們身邊的幸福?赐炅诉@本書后,我也覺得自己很幸福,現(xiàn)在回想一下,現(xiàn)在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但是我們卻常常的抱怨。其實我們就生活在幸福的身邊,幸福也生活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有這雙能發(fā)現(xiàn)幸福的眼睛,那么你就會知道,幸福是伴我們一身成長的,不會離開我們的。所以當我們煩心時,當我們憂郁時,當我們苦惱時,我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提醒幸福。要知道幸福永遠只會青睞懂得知足的人。
青鳥讀書筆記篇三
看梅特林克的《青鳥》,第一遍看得模糊,大致過了情節(jié),對覺得不懂或較有感觸的地方做了標記。第二遍雖然更加仔細,但是也只算是對之前關注的地方咂摸了一番。因為近來時間的關系,我沒有把自己的思路整體貫通起來,只是對其中幾個覺得有些意思的話題著重提出來,談談感想罷了,算是那個跟你分享暖暖陽光的野人吧。
西來的青鳥
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最初譯者的良苦用心,把這本戲劇《Blue bird》譯作“青鳥”,可以說是翻譯的典范了。初次看到這個書名,第一聯(lián)想就是李商隱“青鳥殷勤為探看”一句。在自己的印象里,這句詩中“青鳥”是一個信使的角色,且與蓬萊仙境相關。隨手一查,古代以“青鳥”一詞入詩,竟比比皆是。沒做精確地考證,只知此典出自《山海經(jīng)》中,青鳥是仙境中為西王母的信使。蓬萊仙境自是非凡人能到,而仙境中各種風物也是人們心向往之的。由此,“青鳥”這個信使,從蓬山仙境而來,就帶有了一種神秘魅力,似乎具有幸運福氣的意味。后代人們以此入詩(以義山與太白最多),幾乎都將其視為愛情、幸福等美好事物的降臨或是對這種降臨的希冀與等待。在梅特林克的這本小書中,青鳥無疑是人們心中向往期待的那份最美好的幸福。而不論是思念之土或是幸福花園,都是一種充滿著無限魅力的精神仙境。所以,用《山海經(jīng)》中的這帶來福音的青鳥作為Blue bird的翻譯,我想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他們?yōu)槭裁床火I?
“他們不餓?……為什么會不餓?”這是在天真的世界中傳來的一聲哀傷的嘆息。雖然微弱,但卻能一下子觸到人們心中那塊不可回避的柔軟。
兩個生活在狹小簡陋的小屋里的孩子,在圣誕夜,因為饑寒,不能入眠。窗外閃耀的燈光、美食和歡笑聲,仿佛是一劑鴉片,使他們貪婪地觀望,久久浸淫在這曼妙的氣氛中不能自己。“讓他們吃點心!……他們吃了!他們吃了!他們吃了!”對他們而言,這種幸福的場景似乎“只應天上有”?锤蛔闳思沂フQ節(jié)的場景,似乎看的是一場烏托邦電影。“有拿兩個、三個、四個的!……我呀,分到十二個!……”雖然自己依然饑腸轆轆,但是這場“電影”的主角似乎是這兩個孩子,因為這整個場景是兩個孩子無限想象的世界,他們是這世界的主宰。
這讓我想起來《陳奐生上城》。貧窮與富裕、農(nóng)村與城市之間,除了經(jīng)濟物質(zhì)的隔閡,還橫著一道深深的鴻溝。這條鴻溝是人文性的,是精神、文化以及思維等。這條鴻溝可以填平么?我對此抱悲觀態(tài)度,農(nóng)民想要融入城市,而最大的努力結果——農(nóng)民工,成為了一個城市最邊沿和底層的人群,他們幾乎不存在任何話語權。面對這個他們一磚一瓦建起來的現(xiàn)代發(fā)達世界,他們仿佛是一群努力做夢的人,努力為這部永遠不屬于他們的烏托邦電影添上自己心中最美麗的一片夢想。
死亡的生命
思念之土——
這是片讓人夢回縈繞的曠野,這是個讓人不禁泫然的夢,這里的一切只因思念的羈絆而存在。
什么是死亡?住在思念之土的爺爺問孫子,孫子的回答是“不再活著。”未來之國的青衣小孩也問“她們(母親)要死的嗎?……死是什么?”,蒂蒂爾的回答是“有一天晚上她們出去了,從此不回來了……”不再回來了?她們?nèi)チ四睦?莊子或許覺得離開這個軀體的靈魂歸向了逍遙的“無何有之鄉(xiāng)”,釋尊或許認為瞑目坐化擺脫了這副皮囊后走進了清凈光明的菩提真境。如果是這樣,那就注定了天人永別的兩層世界。真的是這樣么?
“既然他們都活在你的記憶力,他們怎么會死呢?”
死亡是永生,因為死亡是生命。從現(xiàn)實的生命體來說,我們一旦出世,就已經(jīng)是向死而生,死亡就是我們的全部未來。但是,我們是一個肉體與精神的混合體,肉體固然只是一抔黃土,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全部在這個世界消失。我們喪去肉體的那一刻,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就會丟失日常生命的理智。但是,另一種潛意識或是精神意識此刻才被喚醒。正是這種精神意識,撐起了死亡后的生命。柏格森說:“回憶是靈魂與物質(zhì)的交點。”或許,這樣的觀點顯得荒謬。但是,我們又如何能否定那深深的思念和回憶中閃現(xiàn)的故人的身影?那是虛無抑或是真實?是在我們身內(nèi)抑或是身外?這些由思念匯集的存在,既是故人精神生命延續(xù)的慰藉,更是我們繼續(xù)生存下去的幸福動力。我寧愿相信,存在這樣的一片思念之土。
“死去的人只要有人記得他們,會生活得很幸福,仿佛他們并沒有死……”
死去的人是幸福的。對于我們,一個深愛的人逝去,將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鴻溝?墒牵哂斜瘎∫饬x的是。對于我們深愛的人,在他們生前,我們卻往往對他們知之甚少。他們仿佛只在亡故的時候點亮了整個生前似乎暗淡的生命,只有在此時才真正展現(xiàn)了他的一切精彩與可愛。也許他們要是死而復活,這死亡賦予他們的光輝又將轉(zhuǎn)瞬即逝了。值得慶幸的是,這一片刻的生命光輝融進他生前的點滴,永駐在我們生命的記憶深淵中,甚至似乎比真實更加真切。我們深愛的人還活著的時候,雖然我們能親眼目睹他的美貌、美德和光輝,但是畢竟依舊外于我們而存在。經(jīng)過了死亡的道路,在墳冢之外,他們更加刻骨銘心地珍藏在我們的記憶靈魂中,游蕩,豐富,凈化,真正與我們的生命化為一體。
他們的幸福,就是他們不像生者那樣會輕易地失去愛,他們珍藏著我們的愛,直至我們也化為黃土。
追尋幸福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杜牧《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青鳥是一切事物幸福的秘密。光曾對蒂蒂爾說:“你要明白,人在這世界上是單獨對付一切的……”一個個單薄的生命,要承擔起從生命起點走向終點的一切,一路上不得不面對疾病、恐怖、罪惡、冷漠……在無盡的黑夜中,幸福是一顆微弱的希望亮星,它描繪著一幅人類似乎擁有無比幸福的前夕的場景,吸引著人們?nèi)プ穼に拿孛。因此,可以說人是為幸福而生的。可是,真的有幸福的秘密嗎?是不是一旦尋到了這只青鳥,掛在家里,就能幸福長存呢?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或許《福音書》會告訴你:“無人知之,天使亦不知。”在幸福之園,蒂蒂爾他們先是看到了一群肥胖顢頇的人間幸福,他們大吃大喝,叫嚷歌唱,手舞足蹈,抑或酣睡在野味、珍奇水果、翻到的壺甕之間。這些人間幸福有的叫有錢,有的叫滿足虛榮心,有的叫一無所知,有的叫毫不理解……在他們的生活中,“一刻也不停地所從事的,就是什么也不干”,這似乎是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世人在追尋幸福的途中,當遇到這種生活的誘惑時候,總是背棄了自己意志,犧牲了繼續(xù)向前追尋的動力。殊不知,一場靈魂的審判下,這些衣冠華麗的人間幸福下腌臜丑惡的本質(zhì)才無所遁形,他們所營造的虛浮幸福之宴的好比泡沫,就像瞬間的花火,只能給沉溺其中人們帶來短暫享受后長久的痛苦。痛定思痛,這并不是我們苦苦追尋的“青鳥”,只是一座建在地獄上的天堂。既然,這些肉眼看得見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那么怎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呢?當?shù)俚贍栐谛腋V畧@遇到真正的幸福時候,他卻一個也認不出來——健康、藍天、森林、春天、歡樂以及母愛等等。
一個最能理解自己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習慣了用眼睛向外觀察一切,卻太長時間不曾用自己的真心去審視一切了。在《青鳥》一開頭仙女給蒂蒂爾的鉆石,一旦轉(zhuǎn)動,眼前簡陋破敗的一切頓時熠熠生輝,甚至母親都更加光輝亮麗。我想,這顆晶瑩的鉆石就是我們感知真正幸福的那一顆純凈的心吧。閉上雙眼,用這顆生命的心靈去觀望這個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并不是被漆黑的長夜所包圍,而一直與眾多的幸福相伴。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眼中,幸福是高高在上,要苦苦去追尋的,抑或人們面對追尋幸福的坎坷,望而卻步。可是,真正體悟了幸福真諦的人,一定會微笑地告訴你“這就是我們要尋找的青鳥!……我們走了那么遠的路,鳥兒就在這兒!”領會了幸福真諦的人,看到的是美麗的森林,是全新的房屋,是笑得畢剝作響的火……就好比一個佛法的覺者,看大千世界乃“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如來”,抑或是“見山還是山”的平靜智慧。
幸福與不幸,只是一線之隔。幸?偸呛臀覀冃斡跋嚯S,而這一線之隔僅僅取決于你的心。你是否懷揣堅持不懈、勇敢無畏地去追尋幸福的愿望?你是否能用一顆發(fā)現(xiàn)幸福的純凈的心去發(fā)現(xiàn)身邊一切習以為常的存在?你是心滿意足、寧靜安詳?shù)亟邮苌畹囊磺,還是怨天尤人、悒悒不樂地屈服于生活的重壓?
我們要追尋幸福啊!可我們無須長途跋涉,去詢問斯芬克斯,祈請她的秘密。秘密在我們心中,一樣的莊嚴,一樣的渺茫,比斯芬克斯的秘密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