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6篇
《弟子規(guī)》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呀!它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6篇,歡迎借鑒參考。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一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對飲食,勿揀擇”。這里就講到飲食不可以挑剔,因為均衡的營養(yǎng)才有健康的身體。如果小孩從小就挑剔食物,孩子的發(fā)育就很難保持均衡。尤其現(xiàn)在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有一些習慣更差的,他會在菜肴里頭翻來翻去,挑來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會在里頭專門挾他喜歡吃的,這是很不好的。而“食適可,勿過則”,也就是說從小對孩子的飲食,我們要告誡她要節(jié)制。不能說今天飯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飯菜不好吃,或不喜歡吃,就少吃或不吃。孩子從小養(yǎng)成定時定量不挑食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健康成長,身體抵抗力才會增強。秦夢迪小時候,大概是六歲以前,在飲食上就有這樣的毛病,吃飯幾乎不吃饃,吃菜本來就少,若是菜不可口干脆就一口不吃,所以前兩年身體很差,特別是三、四季度,幾乎每個月都會生病,并且一生病就得到醫(yī)院輸液,記得六歲那年十月份,斷斷續(xù)續(xù)輸液輸了三星期,急得我直上火。近兩年來,隨著她飲食習慣的改善和調整,平時上醫(yī)院的次數(shù)少多了。這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零食、多喝白開水。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二
在學校舉辦的讀書節(jié)活動中,我從同學手中交換了一本《弟子規(guī)》。從這本書的總敘中我知道了《弟子規(guī)》是一本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guī)范,它規(guī)定了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
第一門課是入則孝,講的是在家要孝敬父母,要多幫助爸爸媽媽干自己力所能及的活,聽爸爸媽媽的話,不惹他們生氣。
第二門課是出則悌,講的是出了家門在外面要與別人和睦相處。要尊老愛幼,講文明,懂禮貌。遇到同學、鄰里,長輩主動打招呼。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第三門課是謹,是指在行為上要謹慎,生活上要有規(guī)律。早睡早起,搞好個人衛(wèi)生,收拾好自己的東西。
第四門課是信,講的是說話辦事要言而有信,對別人做出的承諾要兌現(xiàn),不能講大話,不能明明做不到,還告訴別人自己能夠做到。
第五門課是泛愛眾,講的是與朋友在一起,要相互友愛,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第六門課是親仁,講的事要多向品德好,學問好的人多學習,學習他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輔修的課是余力學文,講的是除了以上的六門主修的課以外,還要多學習其它的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我一定努力按照書中所寫的規(guī)范自己。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三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弟子規(guī)》教會我們在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擁有好的規(guī)則,好的心態(tài)。一日三餐、起床睡覺、工作學習、休息娛樂……都要有規(guī)則有秩序。
此章告訴我們應珍惜時間,儀表堂堂,擺放衣物要有固定的位置,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好好飲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人生的基本做事準則。
做事更應該謙虛謹慎,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以前我總是做事沖動,上了初中,我們學了政治,我知道了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控制并駕馭情緒。讀了《弟子規(guī)》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太勿忙,不要害怕困難,應該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認真對待。在忙亂中我們可能一時昏頭而做錯了它。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更應有規(guī)律的安排時間,不糟踐時間,珍惜一分一秒去學習,一心一意地對待它。因為“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做一位炎黃子孫,傳承中華傳統(tǒng),我會忘記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古訓,站就要像軍訓時一樣,腰挺直手放褲線,頭成嚴肅狀。坐也要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也嚴格地照著弟子規(guī)去做!
草兒的綠意匆匆是因為有大樹的陪伴,白云的婀娜多姿是因為有藍天的陪伴,我的人生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因為有您的陪伴——好的習慣。感謝您!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四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大家應該都看過讀過《弟子規(guī)》吧!可是大家真正讀懂了什么,學會了什么。讀完《弟子規(guī)》有什么感觸,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領悟到的。
《弟子規(guī)》中的首孝悌,次謹信和有余力,則學文。這兩句讓我感觸最深!“首孝悌,次謹信。”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孝順這一點許多人都沒做到,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對我們恩重如山。愿為我們赴湯蹈火,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只是一心一意的照顧著我們。就如《游子吟》中所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來和大家說說黃香是如何孝順父親的。相傳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夏天,他每天晚上都給父母扇枕席;在冬天,每天晚上他都先上床用體溫把被子捂熱。黃香小小年紀就懂得如何孝敬父親,我要向他學習,我們只要做好身邊的小事,不讓父母操心,還要學會為父母分憂。
“有余力,則學文。”這話的意思是如果有余下來的力量一定要去學習文化知識,有些人努力學習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書法家和教育家。而有些人不努力學習,誤入歧途,走上了偷竊、搶劫、殺人的犯罪道路。學習的好與壞,決定了你一生的成與敗,在學習上我們的前輩作出了很好的榜樣與例子。學習要用“三余”,“三余”指的是冬天很少有事可做為一年之余;晚上也沒什么事可做為一天之余;雨天沒什么事可作為平日之余。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從小也不愛學習,母親訓斥了他,告訴他要樹立遠大理想,報效國家,于是岳飛發(fā)奮苦讀,最后成為了抗金英雄。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
《弟子規(guī)》是本好書,他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孝順父母,努力學習,大家一起品味一下《弟子規(guī)》吧!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五
《弟子規(guī)》規(guī)范了人的行為,每句話都有一個道理,每句話都發(fā)揚著一種思想,《弟子規(guī)》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tài)度和禮儀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對于我們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是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師益友。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對此,我反省了自己,并總結出三點做人最重要的品格:
《弟子規(guī)》讀書筆記400字六
最初接觸到《弟子規(guī)》,是在愛和慧國學幼兒園的讀書會上,愛和慧張園長說《弟子規(guī)》是國學經(jīng)典基礎中的基礎,是每個人言行的規(guī)范,每個人都要讀《弟子規(guī)》,不但要讀,更是要踐行弟子規(guī)中的每一條準則,向大家推薦了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子規(guī)》,既然是好書,我也推薦給了我的學生家長,我的弟子規(guī)學習之旅就是從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子規(guī)》開始的。
《細講弟子規(guī)》是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講座”的講演稿。剛剛拿到這本書,只有一個感想,這么厚的書我什么時候能夠讀完呢?但當我讀了第一頁就有一種很迫切地要讀完的感覺,這種感覺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悅,可是,隨著蔡老師的諄諄深入,我的心一點點變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過的這三十多年尚不知何為做人,我真的枉為人子,更枉為人師!
原來以為《弟子規(guī)》就是來約束孩子行為的,讓學生們背,我不用背,要求他們會背就行了。興致來的時候,我也會給他們講一講膚淺的道理,覺得是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其實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點兒膚淺的意思,我從沒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讀,去做。至圣先賢的教誨,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在埋怨孩子不聽話,埋怨孩子不講禮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著想?墒俏矣肿龅搅硕嗌?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這句話,我并沒有懂得真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