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陶淵明居士
痘姆中心小學(xué) 伍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曠世雅士的情志今日在鄉(xiāng)間的一位退休教師身上瞬間散發(fā)。
曾來過孫銀芳老師家做過一次客。不記得來時的路,但老先生家四周幾十種不知名的花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兒油然地順著對昨日花味的記憶,竟也在錯落有致的村居中尋到了老先生家。
未下車,透過車窗,已看到大門半敞,一幅等待客人來訪的模樣。院中的小狗最機靈,汪汪直叫,主人也隨之迎我們進屋。
老先生很高興,也很感謝大家的到來,熱情地招呼我們喝茶,端上裝滿花生和瓜子的碟兒。在這輕松溫暖的氛圍里,大家交談開來,祝福老先生退休生活幸福!這可一下子打開了先生四十年的教育情結(jié)。他微微激動地說:年輕時教書我很下勁,從來不覺得累。因為自己讀書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學(xué)的知識極其有限。走上民師崗位,有十年,從未晚上十二點前睡覺,天天自學(xué),還向自己在中學(xué)教書的親戚求教。在這四十年從教的生涯中,心中一直謹(jǐn)記“不誤人子弟”!這就是眼前頭發(fā)稍白的老先生不斷學(xué)習(xí)完善自我的動力!
說到今日的退休,老先生也很豁達,因為他已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是自我愜意。也確實如此!老先生說已訂了幾百元的報紙,還喜歡看看文學(xué)書籍。尤其難得的是老先生還喜歡偶趣寫點小文章。因為平日未曾與之共事,實在無法想到眼前這位老人還有這樣的雅致!真的讓我肅然欣喜和敬仰!我很真誠的告訴老先生,到時我愿將您的文章發(fā)表在我們校網(wǎng)站上。我真誠地想把老先生這份對生活的雅致帶到更多人面前,去潤澤心生浮燥的我們。大家也提醒老先生看書寫字乏了就出來走走。老先生欣然共鳴,是啊,我還有這幾十株花草,累了可以出來擺弄擺弄他們,或出門在鄉(xiāng)間四處散散步,看看園中的小菜。。。
身教重于言教,先生對工作的虔誠和對生活的心愛,讓小生感覺自己干點事算什么,學(xué)點東西苦什么,日子中的一點坎兒累什么。心兒寬了,疲憊也就變成了角落,幸福也會如春筍般在你的人生竹海里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