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拼同學”現(xiàn)象的看法
如今,“拼同學”之風盛行。為了讓孩子日后有強硬的關系網(wǎng),一些家長甘愿花費數(shù)萬擇校,讓孩子進名校認識同學。這種追求名利的輕浮現(xiàn)象不禁令人憂慮。
讓孩子進名校與優(yōu)秀同學搞好關系,這貌似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鋪上了平坦之路,但可曾想過,這也許也是一條讓親兒邁向社會最底層的不歸路?帶有功利性與目的性的求學,泯滅的不僅是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同時也令其純凈的心靈被社會的陰影所籠罩,喪失了本應有的光彩和寧靜。
合適的人只有處于適合的環(huán)境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他的能力。對于孩子,被迫進入與其不相符的學校,面對著身邊優(yōu)秀的同學,成績上的差距已是顯然,但心態(tài)上的差距更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一、兩次的失敗能使人振奮,但當每次考試都墊底,當沉重的失敗感、挫折感占據(jù)心頭,感受著周圍同學輕視的目光,這讓孩子脆弱的心靈該如何承受?更為不堪設想的是,倘若失敗感化為絕望,那么家長便是把親生孩子推向深淵的劊子手,也許不少學生自殺案件便是由此開始的。
身處社會之中,卻只看到社會浮夸的一面,對于這些家長我能想到的只有無奈與同情。無可否認,強大的人際關系能讓人如魚得水,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遠。但可曾想過這好的人緣總是來自于本身偉大的人格魅力與高尚的品格和能力,就如同周總理于萬隆會議上提出五項基本原則與求同存異方針,以其獨特的氣度與涵養(yǎng)使各國領導人信服。而只會趨炎附勢拉關系的小人,最終往往只能遭到人們的譴責及唾棄,F(xiàn)如今,家長們把孩子送進名校只為關系不為學習的做法,可否是本末倒置,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將葬送了孩子的一片大好前途?
歸根結底,“拼同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我們這個社會已變得越來越浮躁及功利化。復雜的中國國情催生了同樣復雜卻不堪的關系網(wǎng)。長期泛濫的貪腐之風把純潔的人際關系扭曲成帶有特殊含義的“人情味”。“我爸是李剛”,“大家都是公務員,就別為難了吧”各種驚人語句層出不窮,把中國關系網(wǎng)詮釋得淋漓盡致?墒俏覀児糯荣t“雪中送炭”,“千里送鵝毛”真正的人情味到哪去了?
處于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年代,伴隨著的卻是道德的持續(xù)缺失和家庭教育的日趨畸形,但我們作為中國新生的一代,祖國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擁有著的是堅定的信念,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遏制住腐敗的風氣,還中國一張純潔的關系網(wǎng),還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