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另一種方式
有一則諺語說:“如果你想翻墻,請先把帽子扔過去!币驗槟愕拿弊釉趬δ沁叄阋呀(jīng)別無選擇,必須想方設法翻過去。的確如此,在遇到某種情況時,我們常常因猶豫不決而放不開手腳,但或許就是這樣的稍一蹉跎,成功便與我們擦肩而過了。這其實是一種“逼迫”;但因為有了逼迫,你才會盡力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所以說,逼迫是成功的另一種方式。
一代偉人毛澤東大家都耳熟能詳,尤其是他那句“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勇氣和毅力更是令人敬佩。面對中國殘破不堪的土地,他不得不逼迫自己去刻苦的讀書。艱辛的求學之路始終讓他可以放手一搏。從遵義會議上他被推選為黨的領導人開始,中國的境況一天天得以好轉,一代新中國傲然挺立在世界的東方。試想,如果沒有國土殘缺帶給他的逼迫,或許他的人生會大不一樣。
頂著“天才少女”頭銜的蔣方舟同樣也是被逼迫長大的孩子。在蔣方舟剛上小學一年級時,將媽媽便要求她寫一本自己的書,不然便會被警察叔叔抓去。受了驚嚇的蔣方舟不得不翻起字典,在深夜里繼續(xù)她的作品。長期的寫作鍛煉也讓她收獲頗豐。這個被清華大學降60分錄取的辛運兒,在別人看來的確是神童般的存在。但若是沒有童年時期那次小小的恐嚇,現(xiàn)在的蔣方舟應該也不會成為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女”了吧!
無獨有偶,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承認自己是被逼出來的商人。父母過早離世,15歲的李嘉誠為了生計只能輟學打工。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逼迫自己必須要對顧客微笑。在商戰(zhàn)中摸爬滾打的這么些年,微笑也真的成了他的招牌動作。如今已是首富的他回憶起往事來,一直都很感謝當時努力的自己。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李嘉誠的道路應該跟現(xiàn)在大相徑庭吧!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常常會躊躇不前,權衡利弊,但機會稍縱即逝。適當?shù)谋破认伦约,或許就能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不是懂得逼迫自己,一代偉人或許就不會是毛澤東了;如果不是懂得逼迫自己,天才少女或許就不會是蔣方舟;如果不是懂得逼迫自己,香港首富或許就不會是李嘉誠。
取得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逼迫雖然只是其中的一種,但卻能讓我們少一點猶豫不決,多一份成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