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塵世喧囂,我們該往何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每次看見這幾句詩總會不自覺的吟誦,然后內(nèi)心的躁動就會慢慢地平息,可是在這個喧囂的塵世中這只是片刻的棲息罷了,要真正尋得一片心靈的歸宿談何容易。
想想曾經(jīng)我們多么單純,小的得時候總幻想快快長大,那時候總是滿懷激情與理想,躍躍欲試,天真的以為長大了就能改變自己、改變世界,不過慢慢的我們確實是長大了,同時改變的還有我們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
曾記否,剛讀書的那會總會很清晰地記得老師跟我們說讀書是為了改變祖國,于是我們上課總會帶著紅領巾、把手整齊地放桌子上,上課會很是認真,有問必答,即使有時候答案并不一定不對。
記憶總是美好的,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漸漸地我們改變了。當我們的回答換來老師和同學的笑而不是掌聲的時候,我們的手退怯了,有時候即使有心想去回答,但是心里卻更在意別人看法,于是我們就算心里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百分百的肯定還是選擇了去沉默,我們真的改變了,當我們學會了去熬夜、去賴床、去睡懶覺的時候,當我們沉溺于游戲無法自抑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如何去曠課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習慣去抄襲別人作業(yè)的時候,當我們不在在乎自己的成績的時候,我們的雄心漸漸的淡化了的時候,也許是外界影響了你,也許是你放棄了自己,我們在世俗中迷失了自我,我們好像是真的長大了,但又好像沒有長大,難道我們長大了就必須要遠離小時候那個單純天真的自己嗎。
錯亂的時間,荒廢了流年,時間粗糙了歲月,理想與現(xiàn)實相遇,恍惚間我們已經(jīng)不再屬于自己,即使你知道你已不是你。
曾幾何時你還在無憂無慮,現(xiàn)在你卻要為將來而考慮,于是你選擇放棄自己喜歡的發(fā)展方向,跟著父母或老師的指引來到一個你并不喜歡卻是社會上所謂的香饃饃、鐵飯碗之類的專業(yè),你沒有多余的選擇,或許你開始會先迷茫一陣,之后你還是要朝著偏離的方向前行,于是你開始強迫自己去喜歡,開始壓迫自己去努力,爭取拿個不好不壞的成績,或者你成績很好但卻已沒有那種原始的沖動,因為你不是在為的內(nèi)心原野在燃燒。
曾幾何時你還在為文學之美而欣賞點贊,現(xiàn)在你卻要為各種證書而努力,經(jīng)驗告訴我們檢驗你在學校的能力如何就是看你有沒有證書,因為你明白出去找工作老板是要看你的簡介,于是我們就像個奴隸般的為簡介的填寫而搬磚砌瓦,試問有多少人是為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去考證的?
曾幾何時你還在為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而躍躍欲試、滿懷激情,現(xiàn)在你是否安于某個職位而屈于現(xiàn)實,現(xiàn)在你是否深埋了理想而沒有了干勁,現(xiàn)在你是否還有當年的熱血,是否還敢于拼搏奮斗,現(xiàn)在你是否還記得你自己當年的誓言,想當年信誓旦旦,沒有一番作為不罷休的豪情,卻慢慢湮滅于現(xiàn)實,風蕭蕭兮易水寒,熱血散與世俗兮不返還。
曾幾何時你在為失敗是成功它母而稱贊,可當你失敗時是能像常勝將軍一般再次站起來,還是就此頹唐不振,畏縮不前,成功的人畢竟太少,失意的人又有多少在尋找希望。
常常在想當激情競不過現(xiàn)實,我是否也會變?yōu)槭|蕓眾生的一員,我試圖在喧囂的塵世中尋找一個適合心靈棲息之地,漸漸地發(fā)現(xiàn)那不過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罷了,休息片刻,還是要收拾行囊,繼續(xù)出發(fā),也許這都是我們的宿命吧,很佩服屈原先生,他的那種意志,他的那種堅持,他的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當他無力去改變現(xiàn)實時,他至少不會被現(xiàn)實改變。
我們本來就無一物,何處惹來的塵埃,為何在成長中會有各種信息來動搖我們的思想,為何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們總會試圖灌溉給孩子,為何想要做一個從屬與內(nèi)心的自己會那么難呢,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何,為何?
路還是要走,生活還是要繼續(xù),既然不能改變,那就讓我們暫且保住本心,在反向的路上,在路邊的叢中,尋個風景讓疲倦的心棲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