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間小路作文
我從小住在爺爺家里,每次上下學(xué)都會經(jīng)過一條路,這條路很普通普通到連個像樣的名字也沒有;蛟S它本就不是路只是由別人門前的一塊塊空地拼接而成的。
小時候,每次走那條路的時候我都很怕。早上怕路上的什么公雞啊狗啊什么的,晚上又怕它的黑,夏天又怕路上的蛇會咬我或是怕夜晚的貓的眼睛……本來這條路上是有一盞路燈的,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緣故它一年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是好的。由于晚上來來往往的人比較少所以村里也沒有找人來修。自從我晚上有晚自習(xí)開始,爺爺每天晚上都會在路口等我回家。其實我有時候也會想,爺爺應(yīng)該也怕吧!記得有一天奶奶和我說,那天晚上她從道士巖下來,山上一個人也沒有,路上靜悄悄的只剩下夏蟲的細(xì)語,她很怕,只有一邊念著經(jīng)一邊在心里自我催眠。她說這樣就不怕了。我想爺爺應(yīng)該也是這樣吧。爺爺?shù)耐饶_不是很方便,應(yīng)該說是有某些我不知道的疾病,經(jīng)常會看到爺爺?shù)耐壬蠒嫌盟芰洗〉囊恍┎恢乃幉摹@先丝偸鞘人缟嫌謺?點起來干活,所幸我?guī)缀跏且环艑W(xué)就回到家的沒有讓爺爺?shù)群芫茫嵌斓臅r候天很冷,店鋪通常很早就關(guān)門了,爺爺就只能站在路口等我,站在壞了的路燈下面,身后是那幾棵桃樹,拿著一個手電筒。待天稍微暖一點的時候,店鋪稍晚點才關(guān)門,我放學(xué)也放得比較晚,爺爺就坐在店里和別人閑聊,聊的內(nèi)容無非就是各自的兒女。“你兒子在本地上班!真好。我兒子在北京當(dāng)老板,一年只能回來一次……”
這次放假了回到了爺爺家,路過了那家店鋪,這家店鋪規(guī)模很小,里面就只一個柜子,柜子里面都是一些牙膏、牙刷、洗衣粉之類日用的東西零食只占一小部分,所以我們小孩子從不喜歡去他那里買東西,他這里的生意也不是很好。我覺得他開這家店并不是想要賺錢而是為了能有人說話,我記得他的孫子好像在樂清上學(xué),兒女也應(yīng)該在北京工作吧,我印象里就只見過幾次。那個阿婆(就是店鋪的主人)站在那里,看著我對我張了張口。我沒聽清她對我說了些什么,我摘掉一只耳機(jī)勉強(qiáng)聽到她說的話“前兩天都沒回家”,我可以看到她眼角的笑意,但我卻笑不出來。樂清到我家有多遠(yuǎn)?沒多遠(yuǎn)!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但是我回過多少次家呢?我“嗯”了一聲也不管她聽沒聽到,就慌忙走掉。路口,光禿禿的,原來的樹呢?失去了桃樹總覺得少了些什么,也許是陽光下的綠蔭吧!以前,每天清晨走在石階上,踩在鋪滿花瓣的石板路上,很詩情畫意,現(xiàn)在呢?往前走,有一籃的稻草灰放在門口,是為端午節(jié)準(zhǔn)備的。照例和阿姨打了聲招呼。“回來了”“嗯”。心情頗好,看到前面的石臺上坐著一個老人,穿的和從前一樣,綠色的有點像中山裝、綠色的軍鞋有點像抗戰(zhàn)時期普通農(nóng)民穿的那種。他就那樣靜靜的坐在陽光上,指尖的煙冒著絲絲青煙。步伐漸漸變得輕快。“汪!汪!”“啊~”驚叫,我駐在原地絲毫不敢動彈,機(jī)械的扭頭看向聲音的來源。“呼,還好它脖子上有繩子套著!”“毛怪!又不會咬你,這樣叫起來干什么!”老人輕笑?峙吕先艘呀(jīng)想不起來我是那個每天都會從他門前經(jīng)過的小姑娘了吧!這么大了卻還這么膽小,這么怕狗。
這條路上好像什么都變了,好像什么都沒變。以前老人坐的石臺的前面是兩間木房,也是村子里唯一的比較老的建筑了。在門口可以看到里面的地依舊是坑坑洼洼的泥地,里面的設(shè)施很簡單,一張桌子兩條長凳和一張泛黃的毛澤東的畫像正對大門,橫批是紅太陽,上聯(lián):旭日東升山河秀,下聯(lián):光輝思想照千秋”,這恐怕是六七十年代的東西了吧!門旁有兩把用竹子做的躺子,另一邊放著很多的干柴,房子只有一層。很奇怪,我從來沒有在他家里看到有女人出沒,好像連年輕人也很少見到。
每天上下學(xué)總會看到兩個老頭子坐在那里靜靜的看著路上的人,扶著拐杖一坐就是一上午。但是有一天早上老人破天荒的沒有坐在門口,幾個江西人來到這里,屋外屋內(nèi)什么東西也沒了,不知道要干什么。晚上只有平坦的一片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木頭,幾只貓看到有亮光匆忙躲起來,是把我當(dāng)成白天的那幾個人了吧!這是要建新房子了吧。第二天他們開了輛挖土機(jī)過來,土壤裸露了出來。蓋房子地基是很重要的,他們用鐵鍬挖了直徑一米左右的洞大概一米深吧,我看他挖了很久很久,反復(fù)的用扁擔(dān)檢查這個洞圓不圓。但是這個洞終究還是太小了,他們找來了一個我叫不出來名字的機(jī)器重新打了六個洞,這些洞里面都是要倒上水泥漿的。隨著蓋房子的進(jìn)程,材料一車車的運來,道路當(dāng)中堆滿了石頭、沙子、紅磚還有些鋼筋,有些不方便人走過去。我也就繞到上邊的公路去學(xué)校。后來這里建起了灰色的五層樓,應(yīng)該是資金的原因每層樓都沒有裝修,第一層樓住著老人,工廠也在這一層。其他幾樓是我從來沒見過的人在里面住著。建好房子的那一天老人給每戶人家都發(fā)了幾包煙。大伙都恭喜他終于住進(jìn)大房子了。這條路又可以走了,原先的泥巴地都變成了水泥地,下雨天褲腳少了些泥點。每天照樣的,老人坐在門口只是身后不時的閃著紅色的火花以及刺耳的聲音。
回到家看到爺爺坐在家門口的臺階上,眼睛沒有焦點的望著前方。“阿爺”“回來啦!放假放幾天?什么時候回去?學(xué)校讀書辛不辛苦?”爺爺笑著問我。“嗯,放到端午節(jié)”。我走進(jìn)屋看到粽子一個個的掛在竹竿上。后院還有用干稻草燒成灰放在竹籃里浸出來的棕色的水,這是用來煮粽子的。每年奶奶都叫我用記這“草頭湯”洗頭洗澡,說這樣能帶來好運。幼兒園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老師總會教我們編五色繩,里面可以放端午的鴨蛋。小時候特別的挑食不喜歡吃油膩的肥肉,特偏愛蔬菜。奶奶常常開玩笑的說我長大干脆去尼姑庵里得了,也省的嫁人了。從前家里最不缺的就是豆沙和蜜棗陷的粽子了,現(xiàn)在隨著我的口味偏向肉類,家里恐怕連蜜棗陷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端午,吃著奶奶親手包的粽子。期待下次何時能再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