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與行作文
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周國平
上帝曾創(chuàng)風景,亟待世人觀賞。人生之路漫漫,路上風景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行動。
近日,中央財經(jīng)大學法學教授黃震請辭碩士導師開辦高級私塾這一舉動引發(fā)社會熱議。這同陳丹青先生憤然罷招研究生一樣,是對當下的一種抗議。教育體制弊端早已眾所周知,固然也是這個時代的困惑。但能像像陳黃二位一樣行動起來的又有幾人?
難道,中國人已經(jīng)喪失行動力了嗎?
泱泱華夏,文明之邦。我們有震爍古今的四大發(fā)明,有驚艷八方的奇觀偉跡,有悠久綿長的中華文明。中國人有著為世界震驚的行動力,有著其他文明難以企及的高度。
可是,現(xiàn)在,人們被社會所冰鎮(zhèn)麻醉,早已冷漠麻木。污染日益加劇,舉國關注卻傳來了沙漠也被污染的訊息;社會思考空巢問題,依舊產(chǎn)生了老人報警只為解悶兒的消息;食品安全備受關注,卻還是愈演愈烈。仿佛空想已成常態(tài),行動鳳毛麟角。
人在如此冷漠,前景如此蕭條,我們的拼搏還有何意義?
這正是我們不能茍同的。誠然,在這個浮囂躁亂的時代里說行動力下降也無可厚非?萍既招略庐悾煌ㄑ高_便捷,我們的行動越來越少,可這并不能磨滅我們的努力。
高級私塾的成立,先不管它是否合理,單就他的行動來說便是值得點贊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科舉傳統(tǒng)已然根深蒂固。能夠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就是進步。
過去我們只是關注,但關注并不能解決問題,真正起作用的是關注所帶來的行動力及其行動帶來更深層的思考。教育體制弊端幾乎家喻戶曉,社會熱議,便有了高級私塾的身影;經(jīng)典淡化,眾人關注,于是國學熱閃躍熒屏;政府購買服務,解決社會問題,得到廣泛認可。諸如此類,很多很多。
當今的中國,每天都充斥的量化與升級,人們被所謂金科玉律所羈絆,成為碌碌人流中的一員。但是,你忘了,中國太大。再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意也會讓人不再恐慌,在小的行動乘以十三億也能絢出震驚世界的光。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只有我們行動起來,才能譜演中華最瑰麗的華章,才能彈響世間最壯美的絕唱。
康德在寇尼斯堡大學時曾說:“人生就是要實現(xiàn)一切的可能性。”的確,人生路上唯有行動才能看遍花開花落,望盡云卷云舒。“不必為了一朵花而駐足停留,因為一路上還有其它花兒為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