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定義
玲第一次看到他是在中國臺灣某電視臺的mtv新人首播欄目上.銀幕上的他不像當今眾多明星那樣對著鏡頭傻擺酷,沒有因為想擁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造型而穿上稀奇古怪的衣服,取而代之的是寫著”yida”的單色t-shirt和直筒牛仔褲,讓我最欣賞的一點是他的音樂沒有追逐大量流行的電子元素,也不拼命做時下方興未艾的hip-hop及r&b,而是回歸搖滾原始的精神,跨越古典、搖滾和流行的微妙界限,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自己無法定義的風格。背著一把吉他肆恣地游蕩在滿載音符的空氣中,這便成為他無法定義的形象,無法定義的黃義達。我至今仍被他獨特自然的嗓音所吸引.如沙漏中輕松地流淌著略粗的沙粒一般,溫柔而不失剛硬。極具爆發(fā)力及感動聲線的唱腔,其中又滲透著絲絲沙與沙之間細微的摩擦聲讓人感嘆著他在音樂上的成熟個性,在跨越城市與生命的種種交錯的漂浪感受。我有個習慣,就是在欣賞一首歌時,關注更多的并不是歌手的演唱,而是伴奏的成分——它所使用的樂器,或每一種樂器所演奏的節(jié)拍,或是各種樂器音色的搭配等。倘若在聆聽伴奏與聽原唱時所感受到的情感與畫面相一致的時候,我想這才是最出色的音樂。在聽了黃義達他那些無法定義的旋律之后,我不得不承認,那就是最出色的音樂!讹@微鏡下的愛情》中,鋼琴與電吉他的交錯,抒情與搖滾的結合構造了波瀾起伏的內心世界。有人贊嘆它是因為聽到它時總會有落淚的沖動,我贊嘆它是因為在任何時候想起這首歌的某段旋律時,會有讓我沉迷于哀傷之中的情感波動。這一切,是因為無法定義。當眾多歌手早已為商業(yè)化炒作忙得不可開交時,聽見黃義達的旋律立刻使我將他與他們所處的兩個世界看得一清二楚。一種為了金錢而音樂;一種為了音樂而音樂。黃義達,不是當今歌壇中人氣最旺的歌手,但可以肯定的是,無法定義是他在流行音樂中獲勝的唯一籌碼。無法定義的音樂不僅僅只是無法定義,把心放在黃義達的音樂中仔細觀察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它還如此明亮,自然。
學生點評
描寫生動、傳神、細膩,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使這文章看起來更具有活力。通過對黃義達音樂元素的分析與對他嗓音的描寫突出了黃義達從形象到音樂都表現(xiàn)出的那種無法定義的風格,點明題意。
文章富有真情實感,作者在生活中對所聽到的流行歌曲不是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只是聽主旋律而是認真分析里面所隱含的別的元素并有很深很深的感悟。而這些,在作者看來都是無法定義的卻也是最高尚的境界,不是為了金錢而音樂也不是為了音樂而音樂。作者用心去體會才會有如此之深的感悟。
。◤B門集美中學高二年2班莊知儀)
[指導老師林春源評點]
李煒鈴同學對音樂有特別的愛好,有特殊的天賦,在一次李清照詩歌專題公開課上,她用音樂、用歌聲把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意境演繹得淋漓盡致。她曾把她歌聲通過郵件傳送給我,希望老師備課、改作業(yè)累了的時候,聽聽她的歌聲,這著實讓我感動不已。
是音樂、是旋律讓我認識、了解了李煒鈴同學。
她寫了不少跟音樂有關的文章,《無法定義》是其中的一篇。
作者崇尚個性,崇尚自我,崇尚自然,因為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才夠味,才流行,才美,才有創(chuàng)意,才有生命力。
黃義達,這個有個性得讓人無法定義的男生,給了小作者一種新鮮的、有點兒震撼的、甚至激起共鳴的東西是簡約、自然、不做作。他把個性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自在簡單的衣著,舒適而休閑,加上獨特的嗓音,以及演唱與伴奏樂器的完美配合,十分和諧,十分美,這就是黃義達。
他不是為了金錢而音樂,而是為了音樂而音樂,這是黃義達帶給作者另一種震撼,當眾多歌手早已為商業(yè)化炒作忙得不可開交時,能聽到這樣的節(jié)奏,聽見這樣的聲音,不能不讓人感動。文中字里行間流露出一代中學生對于流行的理解,對于歌星的推崇。十分坦城,十分可愛,十分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