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仰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我們都知道“信仰”二字,在不同的時代一如既往地存在于人們的觀念里。當然,在不同的年代里,信仰的意義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對信仰的理解和詮釋也不盡相同。那么,究竟何為信仰?我想,這兩個字是沒有確切的、能讓大眾都深有體會的釋義的。但我能確定的是:什么不是信仰。
“公務員是我的信仰。”在面對記者采訪時,8年考了62次試,最后在通過浙北某法檢部門筆試時,撕碎原本計劃的第二場應試準考證的事件主人公小孫對著鏡頭坦然地說出了這句讓人啼笑皆非的話。如果因不滿薪酬待遇而毅然決然地辭去原本的公務員工作選擇再去報考高級的公務員能被稱作是“執(zhí)著于信仰”的表現(xiàn),如果將8年大好青春用于奔波于各種考試并在本該賺錢養(yǎng)家的年紀給家庭帶來負擔仍能以“堅持信仰”而繼續(xù)任性,如果這些都能被稱為“信仰”,那么,試問還有什么不是“信仰”?
顯然,“公務員是我的信仰”這句話是不成立的。在這句話的背后,有的只是自私和被世俗桎梏的,借信仰之名來實現(xiàn)個人欲求、追求一己私利的愚昧,這是對信仰的玷污,也是對當今社會的極大諷刺。我想那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真正意義上的“信仰”在小孫身上已蕩然無存了。
在這個愈發(fā)浮躁的社會,多少人為了得到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而立下“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的豪言壯語,多少人本滿懷壯志、帶著高潔情操最終卻不免落于世俗化。如果社會上能多一些三十年風雨兼程執(zhí)著守護大山15名學生未來的最美教師林遠芝這樣真正堅持信仰的人,如果那些被世俗蒙蔽了雙眼的人能夠懂得被稱為“103個孩子的爸爸”的普通人石清華的不平凡之處,那么那些一開始懷抱信仰的人,也終不會穿上世俗的衣裳吧。
其實,很多人都不缺少真正的“信仰”,卻很少能夠善始善終,終究淪為“世俗”者。而對于那些時常掛于嘴邊的所謂“信仰”,或許就是最難詮釋也最難堅持的東西吧。對于那些真正將“信仰”二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高潔者,也終會比那些披著“信仰”之名牟取一己私利的世俗者更值得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