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
是什么讓我們變得惶惶不可終日。
我們在急躁中打著轉(zhuǎn),不知道何去何從,不論往哪個方向沖撞,都有一堵墻阻礙著我們奔向自由。而自由,又是什么呢。得到了,就真的會快樂嗎。不,不是的。倘若心還是那顆心,汲汲,虛榮,脆弱而無能,就算是身處天堂,不也是一樣的悲哀嗎?
我們想要逃脫的,往往不是那外界的壓迫,而是內(nèi)心的不知所措,茫然,以及對自己的無能的恐慌。
我一直覺得,虛偽其實就是懦夫的保護傘,依靠虛偽,我們可以適應(yīng)這個世界適應(yīng)到一種游刃有余的地步,但前提是你必須忽視掉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訴求,你得壓抑自己的初心,只有這樣你才能夠變得世故,變得“老油條”。但是這樣,能夠算是活著嗎?幾乎每個人都帶著虛偽的面具,好像是“不假思索”一般,你不必在心里先周全些什么想法,預(yù)設(shè)后接下來的行為,你好似是已經(jīng)熟能生巧了,直接說出的便是虛假的話,直接作出的便是虛假的行為,你對此習(xí)以為然,是因為所有人對此都習(xí)以為然,你的價值往往由大眾來評判,因而,你得卑躬屈膝的去適應(yīng),去適應(yīng)那種畸形價值觀。就好像什么呢,我記得小時候看動畫片的時候,看過一個人在極其自豪的吻法老的腳,那種面容上的舒緩與享受讓我誤以為他吸了大煙。這難道不是一種恥辱嗎,即便是神,是耶穌,是佛,我也不愿意去吻他的腳,我覺得這是平等的問題,是尊嚴的問題。我就很奇怪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總要分出個勝負,因此,我常常聽見老師在埋怨學(xué)生素質(zhì)低的時候,我的心中那萬千的小人兒便對這種說辭噓聲一片了。我不想以“我是個浪漫的人”開場,來訴說我對平等的一些看法,因為這樣就好像我說的東西都是虛幻的都是假的一樣了,這樣不好,夢幻的世界之所以成為不了真實的世界,這或許與人們始終認為那是夢幻的世界有關(guān)。倘若你相信那不是夢,那就是真實的,那么結(jié)局或許是唯美無比的,又如何會陷進世俗的囹圄。但我們都在無法抗拒的變老,變老就意味著你的心智更加成熟,而你的心智更加成熟之后,你就會看見社會上虛假表象后面的本質(zhì),你還需要裝傻,不然你就會不受人待見了,當(dāng)全世界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你堅持你的對的東西,結(jié)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會趨向于悲慘,但若是你堅持下來了,我便沒什么好說的,只是表面上仍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排擠你,而內(nèi)心卻是對你充滿著慢慢的敬意的。我其實很懦弱,很隨世,我的心境沒有那么超然,平常有些想法,也就是自己靜坐一下,自己消化,無人知曉。面對著外人,明明看見里面微妙的情感滋生的越來越不對勁,但卻不敢說出來,不知道為什么,或許就是一種本性吧,又或者是尊重尊重別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虛偽。人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方式來保護自己,你卻無情的將其揭穿,嚷嚷著要他做自己。那么,你才是那個最無趣,最神經(jīng)的人吧。別人的世界你又何必插手,自個兒顧好自個兒,你也沒有資格去要求別人和你一樣優(yōu)秀,不是說你都沒有怎么怎么樣,別人必須怎么怎么樣。人家就是領(lǐng)悟不到,你也沒有理由去講,去勸慰。除非,你的心地果真是那么善良,甘愿委屈自己,來完善他人。你是釋迦摩尼嗎?我們,沒有必要這么多事,事實上,自個兒成全自個兒,自個兒管好自個兒,每個人都這么想,世界就完美了,哪里需要勞駕我為人人的心呢。
讓我們變得這么累的緣故,主要就是不成熟的虛偽吧,倘若不能夠練就一身足夠的圓滑與虛偽,那不如就做一個孤獨的人,享受自己的世界,丟掉牽絆與不安,只需要迎合自己,也不要招惹別人,不惹事不生非,偶爾丟一些小愛給這個外在的世界,就也很好啊。只要與外界交融,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誰優(yōu)誰劣。有些自尊心的人總會因此而變得汲汲不安吧,短暫的人生因此而不安,在痛苦中消磨。不值當(dāng)?shù)摹?/p>
追求自己內(nèi)心所向往的,將事情做的盡善盡美,不去想別的有的沒的,也不必去變得世故而虛偽好保護自己,其實只要你不招惹別人,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別人又怎么會傷害你呢,不是所有人都甘愿為你付出,所以你也沒有理由損害了別人的利益之后只想著用一聲對不起了事,別人態(tài)度差,你也沒必要不安,熬一熬,事情過去了,記住不要再招惹他就是了,我們在乎的,應(yīng)該是內(nèi)心的寧靜,而不是外在的不安,在乎自己真正在乎的,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那么心中的那個圈,就會消失不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