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光陰的溫情
光陰,唯溫情可居,且穩(wěn)穩(wěn)地生在心底。
一湖靜水,于心深處流動著自然之音,舒緩有致,兀自成曲,你若聆聽,那自是一曲在禪心里供養(yǎng)的梵音。一壺香茗,由經年的春水慢煮,菩提入味,濃淡相宜,你若去品,那便是在半盞琉璃里沉淀的初心。
如此至美,是在山水無言的行走里,用心觸摸到的溫度,花木相安,一湄靜好,蔥蘢一程山河歲月的妖嬈。
那些帶著香息的時光,都與陽光同在,不只是有花木在陽光下成長的紋絡,還有,心脈在雨露里洗禮的純澈,陰晴相和,皆因心上那一葉菩提根植的情結。
枯木逢春,是喜悅。二月里初綻的花蕾,和枝頭新發(fā)的嫩芽,以及萬物萌發(fā)的初醒,聲聲,都在春風里低吟著春思的悸動。
花開半夏,是無涯。蓮開時節(jié),靜水在心上流淌著純凈,遠山為人生積淀一份厚實的心性,雨落心湖,蓮心如初,恰好的溫度,讓山水成為心上居住的一方晴朗,與之同行,是值得交付一生的好時光。
秋葉飄零,是歸根。行走的路上,一顆溫暖而足夠堅強的心,便是所有的行囊,而生活,也往往厚待于一個知足常樂的人生,所有的期許與美好,都將在一葉靜美的歸宿里落腳。
梅雪相依,是懂得。雪舞傾城,字里無色,落在心上是莞爾,會意處,相依成曲,一季心絮對白,在陌上紛蕪的風聲里,綻放著葳蕤的生機。
寒暑往來,光陰的故事,似一壇老酒,醉人之韻,意猶未盡,指尖的余溫,在心的藍圖上描摹成一幅幅暖意的畫卷。
遇見,緣,是妙不可言,卻又讓人不知所措。每一次疏離,總會隱匿著一場躲不開的際遇,如一場無力追憶的春期,恰逢微雨翻新了綠意,在枝頭悄然綻放出怡人的念及。
那些走在心上的時光,在蓮開的時候生成安靜的模樣,一顆歷經半世飄搖的心,終可以在一場不曾失去的邀約里塵埃落定。
菡萏生于靜水,卻在心上深流,成韻,每一季花開,都孕育著一場圓滿的等待。陌上清風繞肩,一蓮心事墜入深潭,秘而不宣,清韻深遠,水波不瀾。近則生靜,耐得住花開無聲的寂寞,遠亦成性,守得住望盡天涯的孤影。
情,溫為上,深,終不壽。有溫度的女子,定然獨具慧心,依著通透的心性,以其鮮活的生命力經營著從屬于心的精致人生。
于性,靜若幽蘭,懂得韜光養(yǎng)晦,卻深知進退,心眸敏銳,或行走,或靜思,都投射出張弛有度的靈動之美。
于心,寂如蓮花,懂得釋放和珍藏,守著一份經年相安的豐滿心事,獨居芳華。總能,以優(yōu)雅的步調,在一季輪回的陌上風聲里,安靜地行走。
樂由心生,幸福源于心深處的寧靜,煙火小安的靜好,是生活里溫暖的流連。染了花香的時光,不溫不火地走在心上,兩心若相知,便如鏡明朗,即便無言,亦是花葉相顧的心安。
倘若,愛足夠寬,情足夠長,且讓腳步慢下來,傾聽來自心深處的聲音。
小禪說,人都有一份孤獨,再繁華的熱鬧,有一顆冷心觀紅塵,但唯獨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清寂的涼,他會在眾人之間一眼看到你,然后讀懂你,明白你,不似愛情,勝似愛情。
如是,過盡千帆,光陰里的溫情,依然,會于紅塵深處綻放成一朵蓮!
人生如茶,必要經過一番恰到火候的熬制,才會真正有唇齒生津的韻味。如林語堂所說:“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山有突兀,造就了人錚錚的風骨,水可穿石,磨礪出堅強的柔韌。唯身居花木品禪意,心系山水悟菩提,知進退,慢煮初心,且安于執(zhí)著,才可于峰回路轉處,看到柳暗花明,只因心中所向,從來都沒有捷徑!
喜歡安生一詞,是靜,而韻不止,隱有現世安穩(wěn)之味,縱然有風動,依然可以裁得一葉菩提,將偏安一隅的美深諳在心中的桃源里。從煙火小安,至盛世長安,都是在一顆平常心里獲得的圓滿。
心有靜水,安于奔波,卻不隨波,用心地來過,一灣碧池自凈取舍,綻放淺喜,靜守深愛,把每一天的狀態(tài),都過成一種明朗的情懷。
蓮開,驚覺夏已深,韻入骨髓。心,已素,不曾閑,荷風滋養(yǎng)著心蕊,從容地接納著每一寸靜動相生的世味。驚心的事物,因為在記憶里散發(fā)著動人心韻的余香,故而恒久,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