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無意間看到蜜糖和砒霜的比喻,他人的一罐蜂蜜,轉(zhuǎn)到自己手里也許就是一壺鴆酒。意思是對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識人亦然。我們習(xí)慣于給周遭的人貼上形形色色的標(biāo)簽,卻不知標(biāo)簽上的形容詞有輕有重,聰明識體的另一面是逢迎油滑,謹(jǐn)慎細致的另一面是唯唯諾諾。即使這樣,我們?nèi)砸砸环N決絕而勢利的姿態(tài),同那些被自己貼上消極標(biāo)簽的人分道揚鑣,在那些被自己貼上積極標(biāo)簽的人身后亦步亦趨。
“垃圾人”,又稱消耗別人的人,他們總是將生活上的不快傾倒給同處的友人,他們在傾訴時內(nèi)心毫無保留,我們乍聽會心生同情,但我們施予不了他們?nèi)魏螏椭,又憂慮沾染他們的不快情緒,在抱怨中耗盡熱情,所以最好的出路便是對他們敬而遠之。
我們是旁觀者,無法真切地參與他們的人生,自然無法同他們的悲傷產(chǎn)生共鳴。生活里的悲傷是最難排解的,輕則似揮之不散的霧,重則如磐石如巨浪,他們沒有詩人的天賦能夠婉轉(zhuǎn)感性地傾訴,他們沒有心理學(xué)家的睿智能夠自然祥和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他們無法告訴我們,獨處時的孤獨,他們只留下諸如“無聊”“遺憾”等口頭詞匯的抱怨。我們自然聽不見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吶喊,只是憑著他們嘴里單薄的言辭和自己主觀的揣測,將他們視作可怕的砒霜。
讓我們沉下心來思考,他們傾訴的難道僅僅只有不悅嗎?回憶往事,他們的言語中是不是也蘊含著關(guān)乎生活的別樣思考呢?沒有人的人生能夠長久光鮮亮麗,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總會遇到不同的挫折。他們一些人選擇滯留其間,暫時和挫折妥協(xié),無疑亦是一種保全自我的手段。這樣的妥協(xié)是純粹而又善意的,使他們從容不驚,不再囿于無謂的煩惱,轉(zhuǎn)而尋得心靈的寧靜。正如我們可以對輪椅上被命運推搡的史鐵生報以同情,也能夠贊揚他沉浸書寫的一瓣文心。頭頂灰暗的云翳已成定勢,與其墮入萬丈深淵而粉身碎骨血淌遍地,不如放下自己的身段,暫且不去仰望頭頂。
而對于另一些純粹消耗生命、向人生妥協(xié)之輩,我們應(yīng)施以尊重和善意。每個活著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生物鐘,我們不必對沉睡的人貶斥揶揄。人生于世,手無寸鐵,單打獨斗不足以安身,人類社會美于參差多態(tài)。當(dāng)我們給他人貼上“砒霜”、“垃圾”的標(biāo)簽時,捫心自問,是為了顧全自己的臉面與自尊心,還是真正從心底里排斥他人?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損害,是不是真正惡劣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老莊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有自己開明澄澈,才能包容他人。我們的心廣袤似海,自有剔除渾濁保持澄明的能力,亦有感化、幫助他人的能力,然而我們還未邁開與人共處的步伐,便先將自己有溫度的手揣在了口袋里。我們在與人同處時不能做到全然有利于別人,亦不能做出全然有利于自己的決定,不如沉下心來,嘗試傾聽與體諒。須知,了解和接受,尊重和善意,才是為人的本真。
與人交往,要辨別,不偏頗,要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更要尊重他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