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
叩經(jīng)問史,朝山謁水。為的不過鶴立于人群之上,立足于世界之巔。這世間從未有一物可永恒拿起而不落,也未有一物人可永恒放下而不逐。唯有于拿起之時靜思放下之日,在放下之日追逐拿起之日,方謂進(jìn)取之境界。
泥中蓮長于混沌之境,卻生得白凈高潔,若非拿起對陽光的執(zhí)著,放下對困窘的仇視,絕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傲梅獨(dú)立于寒冬,若非拿起堅固勇敢的心,放下貪戀溫土的魂,亦不可能傲立于嚴(yán)寒,為人稱贊。
自然界尚且如此,何況處于世間的我們。
半生雄辯于官場的王維,終于一日毅然辭官,拿起浮生所得感悟,放下一身鉛華,行盡天涯靜默山水間,傾聽晚風(fēng)拂柳。一人,一笛,青衫素裝,放下榮耀。東坡背負(fù)罵名,身披文壇官場臟水,卻拿起一壺清水潔凈自我,放下對時政的一腔怨憤。被貶后拿起一桿枯筆奮然書寫,放下一段陰暗怡然自在。那輝煌殊不知已在悄然生長。
王維、蘇軾,他們都放下了對現(xiàn)實困境的怨憎,心懷殞身之志。放下心中猛虎,拿起薔薇細(xì)嗅。在道阻且長之時,他們從未計較拿起時日有多久,放下之物是什么。他們明了在拿起與放下的瞬間,才是境界,才有進(jìn)取。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可做到不在乎放下多少,不計較拿起的毫厘。三毛不愿放下早逝愛情的余溫,拿起幻覺中的情與愛。海明威開槍了結(jié)自己的生命。處于糾結(jié)之中的他們都看不到對未來的希望,喪失了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氣,可嘆可惜。
泰然拿起,坦然放下,不悲不喜,成就平生。放下是為擁有更多的拿起,唯有慧行堅勇之人方可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