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就是出路
小河遇到山石的阻隔會改變流向,終匯入大海;螞蟻受草木的羈絆會改變路徑,終歸入蟻巢;人們受到困難的阻擋,也會改變自己,終獲成功。放棄舊途,另辟蹊徑,我們應勇于改變。劉翔在跳高項目多次受挫后給自己重新定位,轉(zhuǎn)而選擇一百一十米欄,奧運飛人奪冠;詹姆斯在橄欖球場的奔跑讓教練勸他放棄,于是他學會改變,成就了籃球場上的“小皇帝”。他們勇于改變,尋求出路,重塑自我,相反,仍有些人守陳規(guī)舊禮,本應更光輝的人生卻被抹上了一層陰影。晚年的牛頓對基督教神學深信不疑,把行星的運動歸為“神的第一推動力”,違背了他自己的科學發(fā)現(xiàn);晚年的愛迪生在交流電更為便捷的事實已被普遍承認的情況下,仍認直流電的死理不知變通,他的公司也在與別人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他們也為他們的不敢改革付出了代價。
改變不意味著任意地破壞,它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新中國成立之后,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經(jīng)歷了多次改變,從新民主主義經(jīng)濟到集體經(jīng)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我們都堅持了維護國家統(tǒng)一、發(fā)展社會主義經(jīng)濟、保障民生的這條主線,因此被美國人稱為“遠離馬克思”的市場經(jīng)濟改革才得以成功,取得巨大成就,相反蘇聯(lián)在斯大林體制建立后的多次改革沒有突破限制,甚至在戈爾巴喬夫時期偏離了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方向,最終導致蘇聯(lián)解體這一悲劇。因此,改變必須以堅持正確方向為根本保證。
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更多的時候我們不能強求世界為自己而改變,而應主動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的需要,因此,我們應學會換位思考,把別人對自己的苛求看成是他為了自己的提升而作出的期待,把任何的艱難阻礙看成自己取得巨大成功的墊腳石,因此,什么時候,我們都應有充分的自信,改變自己,去尋求成功,于是一切的阻礙化為平地,通向成功的彼岸。
一切會在改變后變得美好,天塹也化為通途,因為改變就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