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爭者生存
世界著名排球教練大松博文曾這樣說過:“人生的每一天都在勝負中度過,一切都以競爭的形式出現(xiàn)。一天懈怠,便要落后,便要失敗!睂Υ,我非常贊同。
縱觀古今,放眼中外,要立足于世界,就必須物競天擇,爭者生存。
我知道,聽了此話,英國詩人藍德很可能跳起來。因為他曾放出話來:“我跟誰都不爭,跟誰爭我都不屑,我最愛大自然。”
但藍德實在太天真。跟誰都不爭?不屑與之爭?莫讓人笑話了。
就拿藍德先生所愛的大自然來說,哪天沒有上演爭斗的把戲?植物之間,為了陽光雨露養(yǎng)料明爭暗斗;動物之間,為了地盤為了食物為了交配權(quán),使出渾身解數(shù)。哪次不是物競天擇,爭者生存?
我相信藍德境界高遠,不去與人爭名爭利爭地位。但既然人在江湖,便斷然由不得你。你不爭,但人家會和你爭。不爭,你怎么考大學?不爭,你怎么去競聘?人家爭,你不爭,無異于自絕于社會。生存問題上,積極進取而爭者勝。不但要爭,而且要力爭。
有時,僅憑蠻力還不夠。要想在世上立足,還要智爭。
孫子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上也!睜幰v求策略和方法,不是讓你空手去搶。秦始皇手握百萬雄師,可仍要先分化齊楚聯(lián)盟。孫臏明擺著要救趙,卻去圍魏。
爭有策略,便可百戰(zhàn)不殆。若貪一時之利,逞一時之威,就算在眼前的競爭中勝出,最終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古往今來,此類教訓不勝枚舉。
智爭,事半功倍;智爭,百事能成;智爭,便能生存!
村上春樹不顧國際輿論壓力領(lǐng)取耶路撒冷文學獎時曾說:“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墻與雞蛋間,我始終站在雞蛋那一方。”村上春樹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并以此而爭。村上春樹,令人敬仰。在遵循道德的基礎(chǔ)上爭,便是有德之爭。
試想一下,如果學生因爭分數(shù)而在考試中作弊;同事因爭提拔而絞盡腦汁互下陰招;商家因爭利而以次充好洞穿底線,這樣的競爭,能走得遠嗎?為爭而不擇手段,最終只能自取滅亡。
物競天擇,爭者生存。為了人生更精彩,讓我們?nèi)チ,去智爭,去德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