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入佳境
滄海桑田,昔日依山傍水的人家早已化作矗立于城市之中幢幢高樓,居于其中的人們多一些便利,卻少了幾分閑適。
城市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中心地帶,還有幾人愿意在那邊緣山中之間踽踽獨行,品醉翁之意?
唯山水之間,人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正是那處于遠離中心的邊緣地帶,才能忘卻滾滾紅塵,尋找屬于自己的清風明月。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于山水之間,“詩佛”王維悟得那禪意之境,“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他尋找到了自己內心平靜之所在,又引得多少人為他的山水田園詩而喝彩,亦去追尋其中的魅力。
釣山嵐,沐清風,與松為鄰,與鶴為友,再開那滿遍地黃花,身躺其中,作一幅逸筆水墨里拈花的閑人。他是誰?可不是那“隱逸君子”陶潛!“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有如此良辰美景,是必要遠離那“樊籠”,返回這花叢擁繞、綠柳如簾、春波蕩漾、天青云白的山水之中。他用“不為五斗米折腰”呼喚人們要有尊嚴,不要為了便利與機會失去它。于是,他向世人指引了一條孤獨而又平靜的道路——于山水之間,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中心。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他們打破了這個定律,于山水之間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舍棄了凡人的俗利,走向那仙人的佳境。在精神境界之上,他們早已脫離以利益為中心的俗不可耐,以本我,甚至超我之境,實現自我的完善,亦讓人們發(fā)現邊緣之處亦有它的美麗。
反觀今日之人,于燈紅酒綠處手持一本《厚黑學》,帶上人皮面具,在虛偽與真實之中混得風生水起,有時亦跌得頭破血流。他們有的得到了一切,有的失去了一切,但當他們靜下心來,都只有一種感覺——厭倦,他們失去了“野性”,失去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一張臉。
當房祖名因吸毒被抓,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他從原本的中心位置一下跌落到了邊緣,被貶得“一文不值”。但我想,這對他也是有好處的,處在邊緣之中,他才會真正地明白自己,了解自己,此時,不妨去山水之間靜思一番吧!
當你面對人生的不如意,失去了原本屬于自己的中心位置,不如來這山水之間靜悟幾日,心處邊緣,人也處邊緣,那佳境,何以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