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作文(2篇)
存在作文(1)
“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尊嚴(yán)已淪為何物,是否找個理由隨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掙脫牢籠。” 作為一個人,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的存在方式。 《存在》的精神指向是對于當(dāng)今社會人存在的價值的追問,他的心靈的掙扎和痛苦顯而易見。他表達的是當(dāng)代人中彷徨的吶喊聲或是吶喊中的彷徨。 作為一名大的學(xué)生,我們到底該如何存在?我在網(wǎng)上看到過好多對學(xué)校的評論,對其他方面的描述好壞不一,但有一個卻是大同小異,這就是學(xué)風(fēng)。不外乎有這幾種回答,“呵呵”,“你懂得”,“也就那樣”。也希望我能像鄧建軍一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我卻沒有“愛崗敬業(yè),自強不息”的精神。曾經(jīng)我也堅信我的未開不是夢,可我卻沒有努力爭取過,這樣只能算是幻想。 其實,大多數(shù)學(xué)生都處于一個沉睡的青春狀態(tài)。沉睡的青春即每個人正值青春是,對自己的定位不準(zhǔn)確。黑格爾說過:存在即是合理,合理的也要存在。我想不通,為什么存在就是合理。哪里某某的存在也是合理嗎?最后我明白了,李某某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他們讓我們知道中國存在著許多不和諧,我們需要清除這些不和諧因素?墒窍M约撼蔀槟菢拥娜四兀空l不想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diào)奢華有內(nèi)涵?面對一些大是大非,我們都是有判斷力的。 但大學(xué)該如何度過,我們對機子的定位和實際還是有很大偏差。于是我們漸漸迷惘,淹沒在歲月的洪流中。 大學(xué)或許是最后一段提供給我們學(xué)習(xí)的時間了,以后都不會有這么長一段時間來學(xué)習(xí)。沒有老師的耳提面命,我們要學(xué)會自律。沒有以前的反復(fù)講解,我們要學(xué)會自學(xué)。然而,大學(xué)不是高中,學(xué)習(xí)不是唯一選項,能力的鍛煉也要重視。上完大學(xué),不會處事,不會做人,這個大學(xué)也是失敗的。大學(xué)能和宿舍朋友成為生死兄弟,和同學(xué)成為一輩子朋友,這無疑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有朋友說大學(xué)談戀愛要趁早,因為女生的眼界會變寬的。難道三年之后我們的條件就不會改善?難道我們只有貶值的潛力而無升值的空間? 我們還是個孩子。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大。孝敬父母不能等,等來的只能是后悔。八月份去親戚家,在路邊看到了一個小屋,里面沒有消暑設(shè)備,只有一個老人在那望著遠(yuǎn)方。老人兒女成群。今年的夏天有多熱,老人的心里有多冷。 我們還是一個公民,我們又該如何存在?景區(qū)在游客離開后是遍地的垃圾。還有那些令國人蒙羞的“中國式”。 一切的一切都在追問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存在? 生存的世界本無意義,人的存在夜本無意義。可人卻可以用自己的個性和只會讓自己的存在更有意義。 我們該如何存在呢?是不是還記得寶兒的那句話:一個人的生命應(yīng)該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是不是還記得鄧建軍的“愛崗敬業(yè),自強不息”。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夢里,我的心里,我的歌聲里。”誰說我們不會成為那最美的旋律?誰說我們不會和成為那最美的存在。勇敢前行,掙脫牢籠,我們會是那最美的存在。
高三:杜偉
存在作文(2)
單純把這部電影理解為純愛的青春片,本來就是壓抑了它真正的風(fēng)采。所謂“沉睡的青春”,只不過是在每個人正值青春時,對自身定位的不確定和無知。沉睡的是否存在,醒著的是否存在;蛟S在蔡子函來到青青面前時,我們可以覺得這個女孩并不存在,因為她幾乎與這個世界隔絕,因為她可以去忘記過去的一切。她的存在只局限于小小的店鋪,甚至她希望能夠離開這里時,也被醉酒的父親拒絕,因為他們要共同期盼另一個消逝了的“存在”――母親。
這好像就是一場關(guān)于存在與否的游戲。存在是一種純靈魂的定義,還是更加物質(zhì)的說法?十年后,蔡子函死去了,陳柏宇卻成為了蔡子函,繼續(xù)了這樣的存在;蛟S他們兩人的情感足夠堅韌,當(dāng)他們兩人只擁有一個正常人的肉體和時間時,他們可以平分這些,以延續(xù)這樣的友情。蘇醫(yī)生問陳柏宇,假裝子函還活著,到底是減少你的失落感還是罪惡感?陳柏宇隱瞞了子函的死因,至少在他看來子函并沒有死去。我們說不清,但是陳柏宇是有意識地“假裝”蔡子函存在,還是他們真的共享共生?或許沒有人能夠接受“靈魂附體”的說法,但對于陳柏宇而言,他不愿意承認(rèn)所有發(fā)生的一切都是他的“假裝”,他或許是在一遍遍地馴服自己,他和子函共用了一具肉體,而他同樣的樂于如此。影片的最后,我們知道是陳柏宇的“慫恿”才釀成了悲劇,而他的自責(zé)和罪惡感連同失落感一起,將自己的一半讓給了子函,這是他的虧欠也是他的希望。
對于青青而言,什么是存在?她同父親每天都在等的母親究竟存不存在?或許在她看來,所謂地存在可以隨著那一列火車的駛離而化為泡影。她所認(rèn)知的存在僅僅局限與此,而她害怕自己會消失,或許過去的青青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當(dāng)陳柏宇告訴他自己的存在或許在美國就會消失時。青青試圖牢牢地抓住自己存在的線索,她喊著自己的名字,但或許唯一能夠證明自己“存在”的辦法就是搭上火車,并在下車證明自己還是存在的。于是她驚異于陳柏宇聽到自己名字時轉(zhuǎn)過頭來,是的,即便是她最最認(rèn)同的“消失”方法也無法使得她不存在。這或許可以理解成這個時代一種潛伏于每個人內(nèi)心的心結(jié),自己究竟存不存在,我們有一套套的哲學(xué)思想來驗證這個問題,但是當(dāng)我們忙碌于青春的激烈和愛的歡愉時,有誰會真正去思考這樣一個看似“荒誕無稽”的問題。即便不存在,但我們?nèi)耘f可以享樂,即便存在著,但是青春仍舊以無比痛苦的方式包含著我們的身體,用歲月的尺度一遍遍丈量出青春已逝,活著早已“沉睡”。
而存在或許可以因人而異,至少對于徐青青來說,她寧愿這僅有的存在是給予了蔡子函而非陳柏宇。但是若她需要妥協(xié),她也希望至少在一天中有一段時間出現(xiàn)了那個愛自己的男人,即便到了一個特定的時刻他會立即消失而給她很大的痛苦。存在是因人而異的,至少我們僅僅存在自己的意識和視野,我們大可像青青一樣認(rèn)為媽媽早已不存在,認(rèn)為子函是存在的。只不過這樣的想法是自私的,這樣的想法更像是一廂情愿而不能讓任何一個故事圓滿。
在這個故事中有幾種存在的方式?永遠(yuǎn)不乘坐火車;在喊自己的名字時有人回頭;讓別人記住自己,甚至是一天中所有的活動;讓青春醒著……或者更為神奇地,將自己的存在寄居于另一個人身上,只要這個人愿意,自己的存在仍然可以在肉體的虛無之后實現(xiàn)。
這個故事中,看到了友情,愛情,親情。故事并沒有什么波折,甚至相信是輪回讓陳柏宇跳下瀑布。而似乎略顯矯情的字幕也只是為了滿足影片本身敘事的不足。這個故事的主角究竟是陳柏宇還是徐青青抑或蔡子函?徐青青的青春早在重新吹響口琴時就已經(jīng)被喚起了,而陳柏宇和蔡子函卻交替醒著交替沉睡,陳柏宇沒有勇氣永遠(yuǎn)醒著,因為這樣他將永遠(yuǎn)無法看到蔡子函,他寧愿相信自己的朋友每天都會出現(xiàn)并沒有消失。他是在逃避著這樣一個現(xiàn)實,卻也在完滿著這樣一個故事。讓蔡子函繼續(xù)去愛青青,而青青也可以被愛被證明存在,陳柏宇以這樣的方式諒解自己,或許他會想,他并沒有做錯什么啊,該愛的人還是愛著,該存在的人還是存在著。他以某一種方式復(fù)述著對蔡子函的了解,了解得至深;蛟S這樣理解,只能證明陳柏宇是刻意讓這一切發(fā)生,但這樣的“刻意”卻釀成了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