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逼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逼”這個字在很多人眼中是個很不好的字眼,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逼”是“威逼利誘”、“逼迫”的意思,但事實并不是如此。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xiàn)實生活里,許多成功的偉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正是因為“逼”,那些成功的偉人們才盡力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才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了逼迫,才會有動力;有了逼迫,才會挖掘出自己的潛能。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曾經有一個科學家發(fā)表了一張評論,說:“人的大腦能裝下的東西是不可想象的。一名成名多年的科學家或是哲學家,對大腦的開發(fā)程度還不到整個大腦的1/3。這足以證明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所擁有的潛力是無窮大的。至少至今為止,還沒有人把大腦完全“開發(fā)”。如果真有那樣的一個人,那么,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與他比起來也不過如此罷了。既然我們擁有這樣大的潛能,如此豐富的底蘊,為什么不最大限度的開發(fā)自己的潛能,反而讓它荒廢、生銹呢?等到你將自己的潛能“開發(fā)”完的時候,穿越到春秋時期,只怕孔子還要叫你一聲“夫子”吧!
有壓力才有動力。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壓力,而我們總是厭煩這種壓力,總覺得這種無形的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但是這種看法并不是正確的。有了壓力,我們的學習才會有動力。如果我們一直處于沒有壓力的舒適的環(huán)境中,我想我們會喪失學習的能力,變得越來越懶,變得不愿意去思考任何問題,到最后我們的大腦就會完全“繡”掉,成為一個真正的榆木腦袋,任人敲打。
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記得我曾經看過的一場電影《永不放棄》里面的一個情節(jié),教練讓一個隊員背著一名160磅的人跪著走完了全場。在這個過程中,教練不停的逼著他,直到他走完全程,那名隊員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每個成功的偉人后面都有一段艱苦奮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遭受著“逼迫”,直到踏上成功的臺階。正因為有了逼迫,才會盡力的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