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
合歡樹,花美,半紅半百,形似絨球,清香襲人,日落而合,日出而開;ㄈ~清奇,綠蔭如傘,植于堂前供觀賞。
五一小長假,又是期中考后,無聊之余,約了幾個初中同學回到初中學校,進行所謂的回憶往昔;沃沃,就到了住宿樓前,也許是對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極盡思念吧,我們一瞬間就辨別出眼前的是兩株合歡樹。于是,在冗長的回憶中,我突然想起史鐵生的那篇《合歡樹》。
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短短幾千字,以時間順序,敘述了“我”與母親的往事,文字淺淡質樸,卻又蘊含著極致深思。
文章主要提到了兩件事。一是母親為了讓“我”腿殘后能舒心,要帶“我”去看花;二是“我”在母親去世后幾年,搖車去看母親種下的合歡樹。
“我”的母親,她活潑熱情,會“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她執(zhí)著認真,她會在“我”腿殘后,仍不放棄尋找可醫(yī)治的方法;她疼愛孩子體貼人,她會怕“我”心里想不開,想要推“我”去看花,哪怕她已經(jīng)病重,卻不愿說出來;她熱愛生命,她會種下“她以為是含羞草”的合歡樹,并每年希望著它能夠成長……
可惜,“我”沒有能珍惜,珍惜來看合歡樹的機會,亦是沒有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等到心痛,想要回頭時,卻發(fā)現(xiàn)一切都已經(jīng)消失不再……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只有當一個人長大后,他才會去回想生命初始時的景象,可當他回憶時,卻已沒有可以詢問的人,沒有了見證人,沒有了回憶。于是,他又向著虛無前進,又為身后的空無感到心痛。這時后悔已遲。
世事變化無常,萬物興衰更迭,沒有一成不變的,沒有可永遠銘記的。如果擁有時不珍惜,那么,等須臾之后,一切都將模糊著淡去,只能在虛無中,揪著痛徹心扉的深切情思度過前路。
我抬頭看看眼前的合歡樹,看看不遠處的住宿樓,看看整個空蕩蕩的校園,看看身邊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心里平靜得有些澀然。
我不大懂史鐵生他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可能因為我不曾失去過摯愛之人,我還未長大,我不會去回憶生命起始的樣子,雖然我早已不記得了……
我還年輕,還有時間去珍惜還未逝去的,還有機會填實那虛無的心靈。等我也站在樹下時,我還能告訴虛無的我,我曾珍惜過,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