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何處是芳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這是禪宗無門禪師的一首詩偈。大意是:只要我們能拋開俗念瑣事,便能體會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那么我們不妨借禪師之心,于嚴冬的世界里,一路慢行,尋覓那冬日之芳菲。
冬天,有梅花,有雪花,我覺得最美的花當屬雪花兒。自古至今,多少風流人物為之傾倒?悄悄翻開那詩詞畫卷,輕輕吟來,如臨其境,唇齒生香,賞心悅目,亦有道不盡千古佳話!南宋詩人楊萬里詩中說她“獨往獨來銀粟地”,“銀粟”在詩人眼里不但美又是何等的珍貴!唐代白居易的“東風散玉塵”之句,有塵則絲毫不染,冰清玉潔一片。呂巖的“峴山一夜玉龍寒”讓人又聯(lián)想起元稹詩句里的“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的冰肌玉骨。宋朝詩人盧梅坡詩《雪梅》中“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成為千古名句,或許是因為這是白中之最純潔,香中之大雅吧?滾滾紅塵中,誰若得此人生之伴侶,足以!北宋詩人毛滂的《上林春令》“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將雪花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飛絮”,將讀者引入了仙境。而那“未若柳絮因風起”一句,使晉代“詠絮才”謝道韞成了美女和才女的象征,想想是多么的輕盈、飄逸、圣潔、美麗而又聰慧……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更是喜歡雪,他那《沁園春?雪》“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磅礴氣勢,驚了世界;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之句,是勝利之后尤見雪的壯美。
而今,我見雪花,每次都若人生之初見,在眉間,在心頭,在一份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等待、寂寞、相思中,在一份擔心的匆匆里……2019年入冬以來,邢臺一直那么的干冷,窗前西嶺、二十四橋上,我已獨自走過千遍,怎么就不見你的芳蹤?可知怡園里的小梅為誰暗香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