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自我
我們現(xiàn)在正生活在一個“我”逐漸迷失、褪色的社會。
平日里見諸報端的總是“感謝祖國人民”“這是全國人民的光榮”諸如此類的字眼,當(dāng)然,這并非否定“大家”否定“我們”的作用,只是“我”的個人價值在這里缺失了。
“我”的缺失導(dǎo)致了新一代的年輕人無所適從。在老一代偶像集體崩潰的新時代,“我”開始出現(xiàn)迷失,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于是不斷有人沉溺網(wǎng)絡(luò)的事情曝光,不斷有追星族瘋狂熱烈的報道。因為只有在網(wǎng)絡(luò)的虛擬世界,他們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那個“我”,在明星的言行上,他們發(fā)現(xiàn)了自身所追求向往未來的影子,他們找到了一個可以頂禮膜拜的“我”,于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最重要的詞是“我們”,最不重要的詞是“我”。正是這種思想的主導(dǎo),人們在世界面前畏縮了,“我”蜷縮在角落,不名一文。于是在產(chǎn)生錯誤時,沒人勇于站出自我檢討,而冠以“我們”的口實。在需要人才時,沒人敢自我推薦嶄露頭角,而借以“大家”的名義。
最重要的詞應(yīng)該是“我”,殊不知“我們”正是由一個個“我”堆壘而成的。
一個劉翔站了起來。奧林匹克的領(lǐng)獎臺上,手執(zhí)國旗的他一個大步躍上最高點,以一種飛翔的姿勢向世人宣告:“亞洲有我,中國有我!庇谑莵喼奕瞬贿m合短跑項目的宿命論就此打破,田徑賽場不再只屬于歐美,劉翔的“我”震撼了所有人。
在國內(nèi),劉翔受到了極高的推崇,不僅是他競技的出色,更多的是因為他除了會說“感謝祖國與人民的支持”“感謝領(lǐng)導(dǎo)與教練的培養(yǎng)”外,他還會說“我是最好的”“誰說亞洲人不能拿短跑金牌”。劉翔的“我”讓跨欄超越的瞬間成為永恒。
一群超級女生站了起來。“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就算沒有人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勇敢地自我欣賞”,這種勇敢的“我”,大聲吶喊出了自我情境,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的人為它瘋狂。與其說它的貢獻是拉動了二十多億的國民經(jīng)濟,不如說它最大的幫助是喚醒了大眾深處“我”的意識,那是一場“我”形四射的超級女生。正是這種“我”的出現(xiàn),一股全民浪潮洶涌而起,這年的夏天因此而絢爛。
因為有我,繽紛的夏日多了一抹清涼;因為有我,多彩的世界添了一份淡雅。
向著蒼茫的天空,對著浩瀚的大海,大聲換喊出心中的那份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