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苦難的洗禮
有人說,苦難是一個人一生中的不幸。因為苦難磨去了人的光鮮,冰冷了沸騰的熱血。我卻想說,苦難給人帶來的是精神的洗禮,靈魂的凈化。正如文學家屠格涅夫所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接受苦難的洗禮,正如大理石塊接受鑿刀的雕琢打磨從而成為了受人頂禮膜拜的英雄雕像;逃避苦難的到來,正如大理石塊因為懦弱與害怕成為遭人踐踏的地板。原是同一個大理石山崗的優(yōu)良石料,苦難為前者打造了風光,只留給后者居人足下的資格,那么,為何不去直面苦難呢?
當大街上滿是對他黑色肌膚投來的蔑視與鄙夷的目光,當白色肌膚的人種對他作出一番又一番的鄙視與侮辱他沒有沉浸在作為黑人種族首領(lǐng)的兒子所享受的物質(zhì)生活,因不愿看到與他同膚色共生活的黑人們受欺凌,他立志恢復黑人的權(quán)力。在牢獄中近三十年的生活里,他也沒有放棄反對種族歧視的斗爭,將監(jiān)獄生活視為磨礪他的苦難,這苦難也給他帶來了思想上的升華,為其他難友提供了無窮的力量。作為接受苦難的洗禮的結(jié)果,他——納爾遜?曼德拉,成功使黑人在南非解放并且當任南非的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曼德拉從生至死所經(jīng)歷的苦難,常人是無法企及的,因而他已彪炳史冊,成為黑人解放事業(yè)中的先驅(qū)者。
苦難給予了曼德拉在黑暗中摸索的方向,正是其他人種對他的鄙夷行為讓他更堅定了為黑人人權(quán)斗爭的信念;苦難給予了他堅強的內(nèi)心與品格,正是近三十年載的牢獄之災(zāi)讓他愈發(fā)蛻變?yōu)閯傄泐B強;苦難更給予了他全身心的洗禮,使之收獲超前的思維,讓他最后獲得成功并且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不要逃避苦惱與困難,挺起身來向他挑戰(zhàn),進而克服它。”這是著名文學家池田大作的一句話。李光耀在面對選民對他的演講缺乏激情與掌聲的困難時,他雖苦惱于自己只擅長英文,但隨即勇于面對這個困難,開始全身投入中文的學習當中,爭分奪秒、勤學苦練的他最終因中文演講引起選民的強烈共鳴而成功當選了新加坡的總理,實現(xiàn)了他夢寐以求的夢想。在面對困難中,他何嘗不是勇敢接受苦難的洗禮進而克服了它呢?任何人表外風光都源于不斷的努力改善自身,期間必有苦難,我們也更需要坦然接受苦難的洗禮。
如果未曾嘗試過苦難的味道,又如何感受的了成功的甘甜呢?口中苦澀能時刻激勵我們向甜蜜的成功奔跑,接受苦難的洗禮之后,我們才能享受成功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