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綠蔭下的追逐
東海高級中學(xué)高二(24)班 馬婷婷
十七歲的街道,身邊老去的,一撥一撥地走;新鮮的,一撥一撥地來。太多的陽光照耀著我,我不知道跟著誰的腳步走。
喜歡郭敬明,也許是因為我身上潛伏著90后的偏執(zhí)與極端。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標準與寫作理論,他無法容忍文字的重復(fù)與不求突破的安穩(wěn)。對他而言,寫作的世界有著無限的可能,可以無限延伸,堅持最初的經(jīng)歷才是作品的靈魂。
從《愛與痛的邊緣》到《小時代》,我看到了一個少年從最早的青蔥到現(xiàn)在的成熟深邃。因為經(jīng)歷,所以真實;因為真實,所以深刻。他一次次把人生縮小成一個孔,讓人從孔中窺視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集聚著壓制在我們心底最初的那份個性。有人說,讀他的書好像在冒險,刺激而且越來越能找到原始的自己。一旦戀上這種感覺就停不下來,牽著你一直跑一直跑。
我在追逐著這種感覺,卻不是在陽光下追逐,因為頭頂上有一大片如蓋的綠蔭遮住了太陽。我沒有勇氣將自己的追逐曝在太陽底下。但我還會孤獨地走在街頭,望著天空傻傻落淚,會向往著愛一種東西愛到絕望,也會無奈地背著盛滿復(fù)習(xí)資料的書包奔跑于各個站牌,我沒有機械地模仿,因為那原本就是我自己。只是看了他的書后,才發(fā)現(xiàn)孤獨地的不只自己一個。讀他的書,可以感受灰色經(jīng)歷,訴說生活的無奈。
沒人知道這些,別人只知道我是個孤僻的女孩,“不諳世事”,只會追著教科書跑。沒有人會相信,我會整日整夜地閱讀他的小說和散文,整日整夜地抄寫他的小說和散文。沒有人會相信我會沖進雨中,只因為書店老板的一個電話,說他的書到了。更沒有人會相信,我會在陰雨連綿時用同樣的筆調(diào)記下自己的經(jīng)歷。無助的時候,有一種寄托。因為,總有一種感覺適合你自己,也總有一種經(jīng)歷,讓你在追逐。
偶像?追星?偶像讓多少人如癡如醉,追星讓多少人如癡如狂。其實真正的追星不是表面的追捧,也不是瘋狂地恭維與模仿,而是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心靈的依靠。
我躲在綠樹蔭下追逐,盡管有陰影,但也明媚。因為樹不會遮蔽所有的陽光,透過重重樹縫,總會灑下點點碎金。
點評:讀罷文章,頓生感慨,真“江山代有才人出”矣!作如是說,原因有四:小作者用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憂郁的筆觸,勾勒了自己由不知所措的迷惘到矢志不渝的執(zhí)著,再到清醒冷靜的理性的追星歷程,行文富于變化,此其一;小作者采用心理獨白的方式,高度濃縮地追述了自己追星的種種獨特理由與瘋狂舉動,既很真實,又顯親切,拉近了與讀者的心理距離,此其二;文章流瀉出一種“丑小鴨”般灰色的情緒,淡淡的憂郁,但同時也于灰色之中透出若干亮色,讓人感到欣喜,產(chǎn)生希望,此其三;文章采用點染烘托的手法,寫了三處景物,不僅借景抒情,更能情景交融,此其四。有此四點,文章便亮點多多,精彩多多!寫到此處,筆者想起了一句唐詩:“雛鳳清于老鳳聲。”衷心祝愿小作者能如“雛鳳”一般,在文學(xué)的天空,振翅高飛,展翼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