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作文(2篇)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作文(1)
詩人詞人筆下一幅幅或壯麗或凄美的場景,讓我喜歡上了語文:
作家筆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對語文著迷:
那種感情隨著文字在筆下跳動的感覺,更讓我癡迷。
——題記
失落了眼淚,我們的心漸漸變得沙化,或許我們需要一泓清泉滋潤沙化了的心田,讓沙化的心靈繁盛成茂密的綠洲。
詩人詞人筆尖下流淌著陽光,春風(fēng),丹青。他們筆下有聲有色,有韻有味,令我心馳神往。他們有或柔情似水或激情如火:喜歡李清照“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廋”的深深思念,喜歡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的淡淡離愁,喜歡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的極度不舍;也喜歡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自信,喜歡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喜歡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急切地報國情……平仄聲中,如杜鵑啼血,如秋雨打萍濺得唐詩宋詞或婉約或豪放。
語文,如一江清流,不染一絲纖塵,宛若出塵的隱士,又似一種醇和的超凡脫俗,感覺難以捉摸。
喜歡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那溶溶月色下,田田荷葉,亭亭荷花,心系美景,暫得超脫的淡淡喜悅:喜歡泰戈爾詩集中“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那種超越生死的愛戀:喜歡郁達(dá)夫《故都的秋》中那種與眾不同的情感:“不似北方那么凄涼”那一個個文字就像跳動的音符將作者的感情表達(dá)的盡致。
語文,宛如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展現(xiàn)著各種各樣的人物畫,風(fēng)景畫,讓人仿似身臨其境。
喜歡曹雪芹先生《紅樓夢》中寶黛之間純真而凄美的愛情,喜歡老舍先生《家》中一個個少男少女因不滿封建家長制,為追求幸福所做的努力和犧牲,喜歡路遙《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那種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生,喜歡小仲馬筆下茶花女的癡情……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么多近乎真實(shí)的場景,讓我癡迷,宛如身處其中。
那么多的小水滴,匯集成一泓清泉——語文。
失落了眼淚,我們的心漸漸變得沙化,語文宛若那泓清泉,汩汩的流進(jìn)心田,使我們沙化的心靈重新繁盛成茂密的森林。
涇陽涇華學(xué)校高二:祁靜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作文(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出了沙漠的壯麗景色;“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道出了山林秀麗的景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勾勒出了河水下瀉的場面。語文是令人向往的藍(lán)天,語文是讓人心曠神怡的山林景色,語文是心中的一泓清泉。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沉重的執(zhí)著。當(dāng)年屈原慘遭流放,始成《離騷》。后屈原含恨投江,《離騷》被千古傳唱,歷久不衰,它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滌蕩著社會的黑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田園生活過的十分愜意。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還鄉(xiāng),成為我國第一位著名的田園詩人,被傳為佳話。詩歌見證了陶淵明的人生,亦升華了陶淵明的人格。詩歌陶冶了人類的情操,亦洗滌了人類的心靈。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一語道破了晚唐衰落的情景。生活在晚唐的的杜甫雖然也有“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但更多的卻是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憤慨。杜甫的詩,反映了當(dāng)時百姓的困苦生活,鞭撻了統(tǒng)治者的昏庸無道。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做連理枝”是白居易永恒的愿望。當(dāng)花前月下,面對自己的戀人,發(fā)下如此之宏愿,誰能不動心?事與愿違,當(dāng)事已無法挽回時,白居易吟出了“天長日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聽見此句,誰不傷感?佳作往往都寄托了作者的感情,當(dāng)作者寄托的情感在讀者的心間流過時,能夠引發(fā)共鳴,頗有相見恨晚之感,使我們知道原來我們并不孤單。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它甘甜的泉水流經(jīng)你我的心間,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如一瓶剛開封的百年陳釀,酒香四溢,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