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作文:那一次,我是觀眾
那一次,我是觀眾
高一一班 楊逸涵
一模過后,大家的神經都緊繃了起來。班級里壓抑的氣氛絲毫不因天氣的轉暖而有所緩和。原本只愛嬉笑打鬧的她,也開始愈發(fā)頻繁的拉著我往圖書館跑。
她的成績并不是很好,一直徘徊在年級中游。但她每天都樂呵呵的,似乎志不在此?粗趫D書館發(fā)奮的樣子,身為好朋好友,很想去幫她。于是,我開始向她推薦好的習題,在課間幫她解決問題,而她也很樂意接受我的幫助……
就這樣,一直努力到二模。她的成績一下子沖進了班級前十,在她所謂的“慶功宴外加答謝宴”上,她告訴我,班主任希望她能在班會上做經驗介紹。對于像我這種成績不拔尖,又很穩(wěn)定的人來說,能為同學做經驗介紹是一份“殊榮”,而這份殊榮從未降臨在我身上。心中的小失落油然而生……
班會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輪到學生經驗介紹的時候,我抬起頭,看到了講臺上她的身影。鞠躬的時候,兩側的短發(fā)滑過臉頰,自然下垂。直立起身后的她,面帶微笑,活潑又不失嚴謹,開始了她的講話。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站在講臺上的她,聲音甜美,微笑得體。在講話過程中,眼睛掃過每一個人,只有在換段的時候會低頭看一眼稿子。經過了精心準備后的她,自信從容的樣子大有演說家之風采。但身為好朋友的我,還是看出了她的緊張。她食指的指尖一直在不斷地摸大拇指的指甲蓋,這是她的慣用動作——在她迷惑不安的時候。所以在她再次望向我的時候,我回以她一個笑容,出于朋友的笑容,也是處于一個觀眾敬佩的笑容。
她那天所講的內容,不少是出自我們之間的聊天。我不得不說,如果站在臺上的是我,我不一定會有她的自信流利;蛟S我,真的更適合當一名觀眾,給她掌聲和笑容。
那一次,我是觀眾
高一一班 莊巧郡
今天坐地鐵,人潮如涌。大概是因為周一的關系,每個人的心情似乎都分外惡劣,對著每一個不停往前擠的人和大聲吵嚷的人都皺起眉頭?粗M小車廂里的眾生百態(tài),突然想起了以前的我。
小孩子嘛,總是可以被原諒的。我一直抱著這種心態(tài),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一開始,我就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了,但我仍然這么想,似乎心安理得的。直到那一次,我親自做了一回觀眾。
大概是初二吧,當天很晚才下課的我心情非常煩躁。好不容易在黃莊這種交通樞紐站擠上車,眼前的一根扶手卻已被人全部占據。不是很多人,而是一個人,大概還比我大幾歲的大姐姐,把整個身體都掛在扶手上,旁若無人的大聲談笑。周圍人看起來可不太高興,全都皺起眉頭,盡量的叉開腿站穩(wěn)——944路車向來開的很猛。
在不停急剎車的糟糕路況中,整個人群顛來倒去。不得不說,幸虧人夠多,無數人擠在一起倒是保證了沒人摔倒。那個已經激起眾怒的家伙仍然趴在柱子上,讓人無處可扶,大的刺耳的聲音在狹小的車廂里回蕩。夜色中的車廂里,許多疲憊的人正瞇著眼看她,大概是睡覺被吵醒的人吧。又不是軍訓,你喊哪門子號呢?耳朵備受折磨的我不無惡意的想。
終于一位年紀比較大的婦女,領著一個小孩子的,開口了!罢垎,你能小聲點嗎?”誰知此人脾氣真不怎么樣,非常沖的一句“干啥?沒看我正打電話呢!”又把事情添油加醋地向手機復述了一遍,其中自然有不少的歪曲,仿佛她才是受害者。周圍已經有人竊竊私語起來,所談無非是這個人沒有教養(yǎng)。
但是,仔細想想,聽起來非常簡單,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有教養(yǎng)呢?回想一下,我本人不是也經常趴在柱子上,聊天時大聲嚷嚷嗎?做來時非常自然,仿佛理所應當的事,從一旁以觀眾的角度看來,實在是忍無可忍。當你正是這些事情的主角時,你看不清楚事情的全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薄*者迷,旁觀者清”,說的自然都是這個道理。
觀眾永遠看得最明白,因為他們是在旁觀,看著前因后果。想想電影里的主角,好像挺傻。當你是主角時,你做的可能還不如他。人們根除不掉的壞毛病,大多也源于這一點。從那以后,凡是遇到問題,我都假裝自己是個觀眾,總是能找出的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