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考試部分作文:窗子與鏡子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林清玄在《窗子與鏡子》一文中寫道: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面對外界用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面對自我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
請以“窗子與鏡子”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文體特征鮮明。
【解析】本題是一道“材料+命題"式作文題,考生在下筆前首先要理解窗子與鏡子兩個概念,前者用來看世界,后者用以關(guān)照自身。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通過窗子,可以看見世界的明亮,那么“窗子”就可理解為開闊的視野,包括知識上的視野、心靈上的視野、國際視野、文化視野等;具體可指知識之窗、心靈之窗、溝通之窗;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可以看見世界的明亮,知人知天下;通過鏡子可以看清自己,知己長與短。而“鏡子”,指的是每個人都要審視自己,勇于自我完善。通過鏡子,可以看清自己,知己長與短。自我反省是一面鏡子,他人勸諫也是鏡子。此步驟解題思路是化虛為實,理解“窗子、鏡子”的具體含義。窗子雖小,但卻包容了世界的偉大;鏡子無言,卻道出了我們自身的優(yōu)缺點?傊,與窗子、鏡子有明顯關(guān)系的正是人自身。
由此,從個人的角度看,由“窗子與鏡子"可以想到處世,想到寬待他人,嚴于律己等。從國家民族的角度看,可以想到發(fā)展與反思、學習與完善等。當然也可以并列而談。
【佳作展臺】1
窗子與鏡子
給我一扇窗,我將放眼世界。透過這扇窗,我將觀察眾生百態(tài),體味世間人情冷暖;透過這扇窗,我將把握世界脈搏,感受時代的跳躍。一扇窗,是人們敞開的胸襟,傳達出一種與世界交流的開放姿態(tài)。唯有活出開放的姿態(tài),方可實現(xiàn)生命的飽滿。
擁有一扇窗,向自然開放!凹t杏枝頭春意鬧",鬧出了春色可人,生機勃勃惹人愛;“綠樹陰濃夏日長”,只見得樹立成挺拔的姿態(tài),一邊沐浴著夏日驕陽,一邊灑落著清新陰涼;“霜葉紅于二月花",秋日里那燦黃與鮮紅的色彩激蕩著收獲的心情;“千樹萬樹梨花開”,冬雪用純粹與潔白滌凈世人的靈魂。打開那扇窗,呼吸自然的氣息,感受那風在指尖縈繞,那雨在窗前飄搖,生命于此中飄逸恣肆;畛鲩_放的姿態(tài),感受生命的氣息!
擁有一扇窗,向世界開放。從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技術(shù)革新到戊戌變法的制度改革,從林則徐的開眼看世界到新文化運動的“民主”與“科學"的鮮明張揚,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到XX年的加入wto與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在與世界接軌,實現(xiàn)同步的路上邁開了穩(wěn)健的步伐。我們曾經(jīng)贏弱、不堪一擊,曾經(jīng)割地賠款、政局混亂,曾經(jīng)軍閥割據(jù)、民不聊生,F(xiàn)在,中國悄然崛起,不是依靠人口,而是依靠對內(nèi)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當我們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世界交流,以學習的姿態(tài)與各界溝通時,我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強大起來;畛鲩_放的姿態(tài),汲取鮮活的力量。
給我一面鏡子,我將審視自己。鏡子將真實影像投射,將一舉一動記錄。透過鏡子我們觀察自我的狀態(tài),了解真實的“本我"。一面鏡子,象征著人們開放的心靈與自我審視的舉動,傳達出與自我交流的開放姿態(tài),修正著生命的缺憾。
擁有一面鏡子,向自我開放,與心靈溝通。于個人,即是學會審視與叩問。已故的作家史鐵生就常常坐在輪椅上寫作,在寫作中審視自我。他在《秋天的懷念》中詳細記錄了自己對母親的粗暴蠻橫態(tài)度,字里行間流露出懊悔與眷戀之情,那是他在清醒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與審問;他在地壇中思考,思考死亡,思考人生的意義,反省自身。正是這日復一日的自我審視與思考,使他得以在鏡中看到從前的種種“惡行",并決意開始全新的生活。
于國家,擁有一面鏡子,不逃避,不苛責,不溢美,不抑丑,以客觀的態(tài)度面對一切,這樣才會贏得尊重。猶太人大屠殺、卡廷慘案已得到了歷史的公正,而南京大屠殺的幽魂仍遲遲沒有歸宿。日本需要一面明亮的鏡子,照出世人想要的公正與真實。唯有正視歷史,坦然面對過去,對自己坦白,一個國家才能對未來自信而底氣十足。
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人如此,國家也如此。
【點評】這篇文章思想深刻,邏輯嚴密,語言沉穩(wěn)大氣。首先開篇以不凡之勢點明第一分論點——窗的重要性。用詞大氣,展示出高遠的思想境界。接著以兩個段落的雄辯無可爭辯地闡述了窗子帶來開放的姿態(tài)這一命題,有理有據(jù),既有事實又有雄辯。隨即將話題轉(zhuǎn)向鏡子,明確點出第二分論點——鏡子的重要性。結(jié)尾強調(diào)一個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需要用鏡子審視自我,需要透過窗子了解世界,收束有力。整篇文章內(nèi)容厚重,情感充沛,寓力于無形,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佳作展臺】2
從窗與鏡談起
康德老先生有過這么一段名言:“每當我向上仰望頭頂星空,向下俯瞰內(nèi)心道德律時,就會被深深震撼!弊屗拥膬蓸訓|西,一個要通過窗子,一個要通過鏡子。
人的一生,無外乎兩種關(guān)系:人與社會、人與自己。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說:“打開窗戶吧!讓自由的空氣吹進來!”不錯,如果把人比作一間充滿七情六欲的小房間,那窗戶便是溝通世界的橋梁與通道。有些人的窗戶從來不開,上面蒙著厚厚的窗簾。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陰暗而目光只盯著鏡子,除了另一個自己,沒有人可以讀懂他,如生活在套子里的那位仁兄;另有一些人,心中早已沒有了鏡子,他們或飽受打擊如祥林嫂,或只是些孩童,將自己的一切都給了外面,投出窗子,而內(nèi)心空蕩一片。
其實,如何平衡二著的關(guān)系還真要動番心思。
物理老師說,鏡子不過是在窗的一面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銀。其實我們都太了解,因為太多人在鍍上了這層水銀后就再也看不見世界,而只能看到自己了。一個喪失了窗戶的人終究將陷入一片全為鏡子與自己的世界;他必定痛苦,因為他失去了窗戶。而明智如比爾?蓋茨,他深諳一個人理應同時擁有窗和鏡(要知道他為無數(shù)人安裝了視窗),于是大方地舉家投身慈善,為自己保留了一扇沒有鍍銀的窗,同時自己照鏡時也會從容許多。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匆匆行走,與人的溝通已是極為方便,可這卻讓我們常常忽視自己的內(nèi)心還有一面鏡子,需要在空隙審視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斗钦\勿擾》中孫紅雷對葛優(yōu)說:“我這一輩子,跟錢惹太急了,說什么也不能讓自己的女兒再為錢動一分心思!倍嗌偃嗽谏谋M頭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走的這條路并不是當時想走的,實在只是因為窗口的聲音太急,而窗外的景色又實在太誘人,于是來不及用鏡子審視下自己的內(nèi)心,便縱身向人聲鼎沸處去了。內(nèi)心的愿望被忽視,而又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混亂中迷失自我。
江山安穩(wěn),歲月靜好,日子悄無聲息地走過。細細想來,一窗一鏡真的有多少矛盾嗎?俯仰一生,從嬰兒開始,我們就是在不斷地探索世界與內(nèi)心,一光一影間,無論是窗是鏡,折射出來的都是燦爛奪目的人性光芒。
【點評】 1.亮點突出;2.思路清晰;3.說理充分;不足 1.最后可安排一個談“窗子與鏡子缺一不可”的層次。
觀世閱我
二(3)李洪濤
我與世界是相融還是相對的?我要如何做我?處世的我是不是真的是我?
這些命題宏大而深邃,我遍尋先哲的足跡一路尋訪。
老莊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蔽艺f我想要在“窮”的時候能夠做到“達”。
“汝能教吾乎?”
老莊笑而曰:“道可道,非常道,無為矣!
我搖頭而嘆息曰:“此非吾道!
跋涉春秋,來到戰(zhàn)國。見孔孟之道日漸昌盛,遂問:“先生可有教于我?”
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我聞之不解:“此亂世,諸侯相伐,禮樂崩壞,仁義何存?”
既窘而不語。
走過強漢,踏入盛唐。聽到有人打著拍子扣劍而歌,歌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辈粌H撫掌而嘆曰:“此非詩中仙乎?”曰:“然。”
我暫時忘卻心中的疑惑,暫且“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杯”。
李太白不愧有“酣高樓”的氣概,果真“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正想向他求詩一首,卻見:太白力起,拔劍而舞,怒而歌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歌罷灑然而去。
李太白果性情中人。
聽聞蘇子泛舟將游于赤壁之下,舉酒以屬客。待到途中,雨下。蘇子一行人困于竹林。獨見蘇子一人且吟嘯且徐行。正所謂“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回到原地,困惑不解;我遍觀先哲,對自己身上的污點缺一個也看不見。
子曰:“我每天都要自我反省很多!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我問他:“怎樣才能讓我與他人之間愉快相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想我要找的就是“仁”了吧?
透過窗子看世界、透過鏡子看自己
二(6)班 禹靜雅
一個人面對世界的時候,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面對世界用窗子才能看到它的明亮;面對自己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我覺得不光人是這樣,世界萬物都是如此。
青蛙居于井底,在它的心中一直認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天,井中飛來一只小鳥。青蛙看到它氣喘吁吁的樣子就問它:“天不就井口這么大嗎?你怎么會飛的這么累呢?”小鳥對青蛙說:“天比井口大多了,它無邊無際。只是因為你在井中,所以才覺的它小罷了!鼻嗤懿惶嘈判▲B的話。他覺得自己天天待在這里,自己是不會錯的。但它又不免有點好奇,所以,他就想盡各種辦法、最終到了井外。這時,它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天真的是無邊無際。
青蛙開始對天的大小的定論源于它沒有找到通向世界的窗子,而這個窗子就是跳出井口。
河邊立著兩個雕像,其中一個是用木頭做的,另一個是用泥土做的。在一個陰天里,用木頭做的雕塑對用泥土做的雕塑說:“天快要下雨了。一下雨,你就會被沖垮,而我則會屹立不倒!甭犕赀@句話后,用泥土做的雕塑對用木頭做的雕塑說:“一場雨過后,你會屹立不倒,我會被沖垮。但是我不過又恢復成了原狀,而你卻還是個永遠也不可能再發(fā)芽的木頭!甭犕炅诉@些話,用木頭做的雕塑啞口無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只想著諷刺別人,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用木頭做的雕塑這是所需要的就是一面鏡子,可以讓他看到自身的不足。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封閉自己,不與世界接觸。我們應該找到通向世界的窗子,使自己更好地認識世界,看到世界的明亮;我們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我們應該擁有一面鏡子,使它照出我們的缺點,使我們加以改正,做到揚長避短。
透過窗子看世界,看到世界的明亮,使自己更好地融入世界;透過鏡子看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使自己做得更好
認識自己、看清他人
二(5)班 賈東陽
這里的認識自己并不是說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也不是說看清他人的缺點。而是要認識自己的缺點,看清他人的優(yōu)點。
人,走路昂首挺胸。頭抬得高了,就看不清自己腳下的污點,只能看得見別人腳下的污點。這時,我們就需要一個鏡子和一扇窗子,用一面鏡子來折射出腳下的污點,用一扇窗子讓別人的優(yōu)點照進來,使整個屋子明亮。
同學乙抱怨交不到朋友,卻也自作自受。我那時剛轉(zhuǎn)完校,和那個同學就一個班。同學甲因為小時候出過一場車禍做過手術(shù)。眼睛有點斜。結(jié)果被同學乙看到了。就極盡所能的,不停地說,瞧那個人,眼睛竟然是斜的!真難看!后來被同學家甲知道了,就漸漸疏遠了同學乙。同學乙自知沒趣便消停了下來。可沒過幾天,他就又是一會兒指著這個:瞧,他還看小人書!都多大了!一會兒指著那個:看,他這么熱的天還戴帽子。久而久之,就沒人愿意去理他了。這個同學缺少了一面鏡子,或者說他有一面鏡子——一面照向別人缺點的鏡子,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所以我們應當“吾日三省吾身”。
另一個則是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我總是能發(fā)現(xiàn)他人的缺點。比如今天發(fā)現(xiàn)太摳門了,盡量與他少來往,明天覺得不仗義,也不肯跟他多說話了。時間一長,整得我悶悶不樂的,郁郁終日。一次晚上我正心情煩躁呢,可能是對鋪有所發(fā)覺,他把頭伸出來:“你怎么了?”我忽然驚醒,他雖然摳門但挺善良的。再回頭想另一個,他雖然不夠仗義,但樂于助人。猛然一想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心情漸漸好了起來,何必糾結(jié)不忘于缺點呢?之后,即使惹我生氣了,我也是先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然后去想他的優(yōu)點,不斷重復。然后心情就好多了。我想我找來了一扇窗子,并把它對準了所需的方向。讓別人的光亮,溫暖我的心房。
人人都需要一面鏡子和一扇窗子來對好所需要的方向——自己的缺點,別人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你會進步;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你會快樂;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缺點并改正,你會成功!
窗子與鏡子
二(5)班 張清軒
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面對世界用窗子才能看到世界的明亮。面對自我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在生活中我們的身邊需要有一些窗子和一些鏡子。
唐朝貞觀之治時的宰相魏征給太宗皇帝諫書中敢于直言,指出太宗的錯誤,甚至有時在朝堂上也敢直接指出太宗的錯誤,有時還批評太宗,令太宗顏面掃地,幾次都差點殺了魏征。但魏征一直認為若不敢指出錯誤或者對皇上唯命是從有錯誤也不指出就有愧于皇上,有愧于百姓。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傷心的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魏征去世連失去一面明鏡!
唐太宗皇帝從魏征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加以改正,使自己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決策更加利民,使天下百姓更加安定、幸福。太宗皇帝身邊有魏征這樣的一面鏡子才開創(chuàng)出貞觀之治的盛世,可見明鏡的作用非同一般。雖然有時人們不愿意承認自己身上有污點,但是你身邊有一面“鏡子”的話,你就會清晰地看到它,“忠言逆耳利于行”,要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
面對外界,用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
當我們對外界一無所知時,當我們對外界充滿好奇時,當我們渴望看到外界的美景時,一扇窗子打開了,一束陽光照進來了,我們歡呼,我們?nèi)杠S,又有些害怕的爬上窗臺看著外界美麗的世界。老師,她就是這扇窗子,是她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明亮與美麗。
對于航天工作者來說,萬戶(?)就是他們的窗子。還記得那美麗的故事嗎?一個人坐在一把綁滿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著兩個大風箏,他的朋友幫他點火,隨著一聲巨響,美麗的夢碎了……但是他邁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第一步,他像一扇窗子讓航天工作者看到了宇宙的美麗,總結(jié)他的經(jīng)驗加上自己的智慧,終于在21世紀實現(xiàn)了美麗的夢。
我們的人生需要用鏡子完善自己,需要用窗子看到世界。
認識自己,學習他人
二(5)班 盧文濤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認識自己。
蒼鷹之所以選擇了藍天,就是因為他正確地認識了自己,因此才能在蔚藍的天空一覽無余;魚兒之所以選擇了河流,就是因為它正確地認識了自己,因此才能在河流歡樂地游玩戲水。我們不僅要正確地認識自己,還要勇于改變自己的缺點,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
認識自己才能獲得成功,有一只烏鴉看到老鷹從高空向下俯沖就能輕易地抓住小羊作為一頓晚餐,于是它想如果我也能這樣,就不用每天都那么辛苦地尋找食物了。于是他每天都觀察老鷹抓羊時的動作,總結(jié)動作的要領(lǐng),并且還不斷地反復練習這個動作,終于有一天它感覺自己的動作已經(jīng)做得非常純熟,甚至比老鷹做得還出色,于是就鼓起勇氣從高空以極快的速度向小羊沖去,結(jié)果羊沒抓起來,反而讓柔軟的羊毛纏住雙腿,無論它怎么用力地掙扎,都不能擺脫羊毛。最終牧羊人發(fā)現(xiàn)了它并將它抓住,送給孩子當作玩偶。這只烏鴉正是沒有認清自己,妄把自己當老鷹, 所以才落得了身死牧羊人的下場。因此我們要善于認識自己,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這樣有助于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善于學習他人,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鋪路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我們要學習他人的長處,揚長避短,F(xiàn)在電視的普及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在電視上出現(xiàn)過的一些不好的鏡頭卻頻頻發(fā)生,比如說,經(jīng)常有人持刀搶劫,他們只看到了這樣來錢快,并且不用付出自己的勞動,于是也效仿他們,但是卻沒看到,法律的這張大網(wǎng)在等待著他們。相反,電視上所提倡的禮貌,樂于助人等高尚品德卻很少人學習,所以別國的人總是說我們中國人素質(zhì)不好,因此我們應當注意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應學習別人的短處,而應揚長避短,這樣才有助于我們健康成長,使我們走向成功。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自己,并且經(jīng)常對內(nèi)心進行反思,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成長,逐步走向成功。
窗子、鏡子下的人生道路
二(5)韋知涵
時間:16世紀中葉
地點:英國
出場活動:女王、內(nèi)閣大臣、工匠、珠寶店店長、宮廷侍女羅西婭、警長羅伯特
開幕
宮廷侍女上:噢!敬愛的女王陛下,請您快起床梳洗了,早餐馬上就好了,今天的廚子很勤快呢。
女王慢慢地從床上坐起:呵~早啊,我親愛的羅西婭!幫我把臉盆和洗漱工具送來好嗎?昨天美國使臣來訪,可累壞我了。
侍女:沒問題,這是我應該做的,女王陛下。(起身將東西遞過來后)陛下,看來您昨天晚上睡了一個好覺呢!早上起來面色紅潤,精神也不錯嘛!
女王:嗯!昨天要是沒有科爾西這個大催眠師,我可沒這么容易睡著。
。ㄏ此⑼戤,侍女跟隨女王到了皇家餐廳。用飯完畢,上了早朝。)
。ㄟM入宮殿)侍女:女王陛下,工匠很早就起來了,為您修繕那幅落地窗,現(xiàn)在正在下面等您哪!
女王望了一眼修飾過的落地窗,贊賞地夸到:嗯,很好!的確比以前好看了,并且還增大了窗子的視野。宣工匠!
。üそ成希┡酰何液苄蕾p你的辦事效率,領(lǐng)你該得的賞錢去吧。ㄅゎ^)財政部的大臣領(lǐng)他去吧!
工匠:謝女王。ǜS財政大臣下)
。▋(nèi)閣大臣們則與女王爭論美國來訪的使臣與英國立下的協(xié)議。)
這時,一個紳士和警長押著兩個年輕人上了朝。
女王與內(nèi)閣大臣們停止了爭論,驚奇地望著他們。
女王:你們是什么人?閑雜人等是不可入內(nèi)的!
警長:稟女王,我是附近的一個警長羅伯特。我正在家讀報時,一位紳士——就是我身邊這位珠寶店店主跑來告訴我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有人搶了他的珠寶逃跑了。我大吃一驚,根據(jù)他提供的線索抓住了這兩個人,并繳獲了贓物。
女王看了一眼,很吃驚:你們二人看起來并非極惡之人,為什么搶人東西呢?
其中一個回答道:由于工作所需,我常年對著鏡子看,便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我是無所不能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的。
另一個說道:我由于長年被家人關(guān)在工場中干活,每天只能通過窗子向外看,沒有了自我,只知道世界如此之大,而我是如此渺小,當他找到我說和我一起搶別人的錢的時候,毫無主見的我答應了,于是……
女王看著他們,陷入了思考:自己和他們多么相似,那美國使臣的協(xié)議很誘人,但不知其真正用意,而內(nèi)閣大臣們要簽,說是為了國家安全,我是毫無主見的聽取他們的意見呢?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以自我為中心呢?
最終女王拒絕了簽約,為國家避免了一難。
劇終。
。ńㄗh:本篇點明題旨的部分再做更改,以突出中心,深化主題。)
另附部分精彩句子:
一鏡一自己,一窗一世界。
累眼看世界,人累心也累。
我們的眼睛就是窗子,是我們可以看見世界的明亮和黑暗;我們的良心就是鏡子,當我們靜下心來觀看自己時,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缺點和優(yōu)點,從而更加完善自己。
窗子猶如慈母,給人希望和溫暖;鏡子更像慈父,給人批評與指點。
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缺點的人是不會浪費時間挑別人毛病的,所以這樣那個“窗子”就出現(xiàn)了。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ā段淞滞鈧鳌分袇涡悴艑饺厝缡钦f)
自傲的人往往不受歡迎。而極端自傲之人亦必有顆極度自卑之心。無論是自傲的或者是自卑的人往往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源于他們既不能了解外界,又未能很好地反省自我。他就缺少了一扇窗子,同時也缺失了一面鏡子。
窗外明世,鏡中窺人(作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