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讀書心得:讀《約翰克里斯多夫》有感
高中生的讀書心得:讀約翰克里斯多夫有感
我對于《約翰克里斯多夫》這本書的喜愛,雖說達不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程度,但也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書的主人公那艱苦卓絕的音樂生涯和豐富多彩的感情生活都深深地影響到我。
約翰克里斯多夫出生在萊茵河畔的一個小城,他們家是一個受人尊敬的音樂世家,祖父曾是王府樂隊的總指揮,父親經(jīng)常酗酒,母親善良卻怕事,以致家境逐漸敗落。
約翰克里斯多夫雖長得不好看,但是精神世界極為豐富,對新奇世界的憧憬、對人世的向往使他從小就萌發(fā)了做大人物的想法,后來不負(fù)眾望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天才。其實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天生是個音樂家,后來陰差陽錯走上了文學(xué)道路,于是他只能用文學(xué)形式表現(xiàn)音樂,可想而知音樂在本書中占的分量。
一、音樂世界
他對音樂的興趣是由他祖父培養(yǎng)的,后來他父親發(fā)現(xiàn)了他的音樂愛好,于是天天逼他練琴。結(jié)果是可想而知的,雖然這讓他對音樂厭惡透頂,但同時音樂已占據(jù)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書中具體描寫了祖父和舅舅在他的音樂道路上對他的幫助,比如祖父留心隨時把孫子很長的曲調(diào)整理起來加入伴奏,取名為《童年遣興》。并幫他呈報宮廷開了專場音樂會,后來大公爵給了約翰克里斯多夫“再世莫扎特”的夸耀,這使他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為他的成功音樂道路埋下伏筆。其實在整部小說中,作者卻沒有對約翰克里斯多夫的音樂作細節(jié)描寫,也沒有將音樂定格在特定的形式和層次上,這正是需要讀者需用心去閱讀其內(nèi)涵。
曾經(jīng)很多人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是貝多芬的化身,羅曼·羅蘭自己卻說約翰克里斯多夫是貝多芬式的英雄,他那曲折的一生為他所創(chuàng)造音樂增加了現(xiàn)實感。從書的開篇約翰克里斯多夫就是被河流、大風(fēng)和大鐘喚醒,而后,音樂又伴隨了他整整一生,使他超凡脫俗、卓爾不群,幫他克服了人生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驚心動魄,可歌可泣,最終又輔佐他的心靈復(fù)歸平靜的大海,又使他順利抵達人生的彼岸,所以音樂在此書中占的比例是可想而知的,縱然我們無法擁有那超人的音樂天賦,但是我們能從他追尋音樂的道路中體會到自信、自強。
二、感情世界
約翰克里斯多夫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人,是正義感和愛的合體,他的感情豐富多出于他特有的沖動和心腸太軟的弱點,得別是對待愛情上。先是學(xué)生彌娜,但是由于彌娜的母親的關(guān)系,兩人被迫分手,又是阿達的背叛,再是薩皮納和葛拉齊亞的離世,細數(shù)他的愛情經(jīng)歷好像都是悲劇收場。愛情的打擊還未在內(nèi)心平息,父親又醉死在溝里,弟弟都外出打工,他只有與母親相依為命……
于是約翰克里斯多夫消沉了下去,我慶幸他消沉下去因為他是一個人,有肉體、有感覺、有靈魂的人,我又慶幸他沒有永久的消沉下去,在他舅舅的幫助下他找回了自己。說到他舅舅其實還有他的母親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易莎——他的母親和他之間的感情,作者是大手筆的細節(jié)描寫,在中國歷史上有二十四孝的典故,那么外國故事中約翰克里斯多夫的孝順之心也達到了超乎尋常的境界,特別是他冒著生面危險回國陪母親最后一晚,那一幕不知會牽動多少人的心弦,讓多少人的心靈顫動。當(dāng)然在那不可忽視的親情中不會少了舅舅,雖然作者沒著力用事例印證約翰克里斯多夫?qū)司烁咄蟹蛄刑氐木磹,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間說明了舅舅在約翰克里斯多夫音樂、生活中的作用。
愛情,親情都說了當(dāng)然不能忘記友情,奧利維出現(xiàn)在一個最平靜的時期。如果硬是要分的話,約翰克里斯多夫?qū)儆诶硐胝,奧利維是現(xiàn)實者,他們兩個在這方面結(jié)合得相當(dāng)完美,因為他們彼此擁有如此純潔的友誼而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約翰克里斯多夫?qū)⑦@份友誼看得比愛情更重要,因為他大膽讓愛,將心儀的女孩讓給奧利維并參加了他們的婚禮,而且約翰克里斯多夫為了奧利維改掉了自己幾十年粗聲大氣的習(xí)慣,為了奧利維去跟別人決斗,可以說是為了朋友能上刀山下火海,可謂兩肋插刀。當(dāng)然他會得到朋友的回報,奧里維一直是他精神的支持者,甚至最后為他付出了生命,可以說沒有奧里維就沒有約翰克里斯多夫事業(yè)的顛峰。其實他那豐富的情感源于情感的沖動和心中的那份堅守的正義感,這既是他的優(yōu)點又是他的致命弱點。他甚至為了搭救姑娘而殺死警察,最后不得不因此過上逃亡的生活,又甚至為了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女孩去揭示一個不應(yīng)該由他來負(fù)責(zé)的誤會。當(dāng)然他的情感升華到最高境界就是愛國情感了,他的血管里流動的是沸騰的日耳曼民族的血液,所以即使在逃亡的過程中也始終不忘他的祖國。
三、精神世界
雖然叢書的開端一直到結(jié)尾,約翰克里斯多夫那份堅守的精神一直打動著我,那份堅持在中國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小的時候受人欺侮從來沒有屈服,而后來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yán),出于對音樂的尊重,竟然對一個唯一肯雇傭他并付給他豐厚薪水的公爵說“我絕不是您的奴隸,我愛說什么就什么!”他毅然辭去了那份優(yōu)厚的工作。在音樂中他會手舞足蹈,心潮澎湃,但是他自己的世界是單純、寧靜的,直到晚年,他和葛拉齊亞的愛情才是真正的自由。不幸的是,最終葛拉齊亞還是先離他而去,讀到這里也不盡讓人潸然淚下啊!
夜靜得出奇,只能聽到窗外呼嘯的狂風(fēng)。合上《約翰克里斯多夫》,突然心中如釋重負(fù)。或許我們不會有約翰克里斯多夫那么艱苦的音樂生涯,也不會有約翰克里斯多夫那曲折坎坷的命運,雖然約翰克里斯多夫離我們遠去,但就如同羅曼·羅蘭所說“他用重生代替了死亡”,這是精神的重生,像約翰克里斯多夫的那句名言“我曾經(jīng)奮斗,曾經(jīng)流淚,曾經(jīng)創(chuàng)造,讓我在你的懷抱中歇一歇,有一天,我將為新的戰(zhàn)斗而生”,這句話一直會燃燒在每一個喜歡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