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你作文
時光一易老人憔悴,唯有你永恒不變——題記
泱泱大國,中華上下五千年,時代不斷變遷,當(dāng)歷史的車輪一次次碾過,留給我們的是那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
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許多精華,閃耀著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
琴,彈奏縈繞難辨分,如伯牙,和者幾角麟?
琴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燦爛的篇章之一。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古人為我們留下了《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余音繞梁,聽之心醉的譜曲。而我看到的不僅是華美的樂章,更是它那背后凄婉動人的故事。
相傳伯牙善彈琴,鐘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又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鐘子期死后,伯牙便將琴摔碎,一生不在彈琴。
那經(jīng)典的絕唱《高山流水》帶給我們不僅是美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洗禮。那凄婉琴聲的背后,是對朋友的思念,是對友誼的忠誠。千古文化奏響的不僅是絕世之作,更是那份感人至深的情誼。
棋,三十二子隨便異,天地暗,難辨孰高低。
棋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燦爛的篇章之一。千百年來有多少次精彩對弈的扣之心弦。古人為我們留下了黑白兩子,一副棋盤。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那一次次對弈,更是它那背后所彰顯的中華民族的智慧,
圍棋只有黑白兩子,形式簡單,規(guī)則簡單,但他的玄妙卻是任何其他棋類所不能比擬的。圍棋只有三百六十一個棋點,但卻變幻無窮,據(jù)有關(guān)人士統(tǒng)計,若以一秒鐘數(shù)過,一種棋形變換,要把所有棋形數(shù)完,大約要數(shù)億年的時間。
圍棋博大精深,玄妙無窮,那看似普通的黑白二子不僅僅為我們帶來一次次扣人心弦的比賽,在他背后顯露的更是中華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千百年來,多少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樂此不疲,也演繹了無數(shù)傳世佳話,美文詩賦,乃治國方略,棋也成為中華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書,隸楷勁草控不住,溯秦漢,字字風(fēng)和雨。
書也貴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燦爛的篇章之一。走進(jìn)歷史,從古自今,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書法名家,為我們留下了一張張傳世之作。而我看到的不僅是那規(guī)整的楷書,肆意的草書,更是它那背后透露出的堅持。
王羲之被人們譽為“書圣”,他七歲練習(xí)書法,勤奮好學(xué),十七歲的他把父親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習(xí),他每天坐在池子旁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少墨水,寫爛了多少筆尖,日復(fù)一日竟將滿池的水染成黑色,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最終他為我們留下了絕美佳作—《蘭亭集序》。
那絕世佳作《蘭亭集序》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zhì)遺產(chǎn),更是留下了一種精神,從它背后透露出的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相傳的精神—堅持與拼搏。
畫,潑墨點彩生煙霞,融古今,格調(diào)獨一家。
畫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燦爛的篇章之一。古往今來,多少畫家嘔心瀝血,留下一張張傳世佳作。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那鮮艷的色彩,更是它那背后的愛國之心。
相傳張擇端為了讓宋高宗趙構(gòu)不忘國仇家恨,堅決抗金,閉門謝客,嘔心瀝血,潛心繪制了一副《清明上河圖》長卷獻(xiàn)給高宗,希望高宗可以醒悟,然而未果,張擇端看看被退回的畫卷,心緒難平,不久憂郁而死。
千百年來,無數(shù)畫家將他們眼中的大好河山用絢麗的色彩在紙上鋪然描繪,那一幅幅獨具格調(diào)的絕美之作背后透露的是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是他們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
琴棋書畫,無一不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與精神的光芒,千百年一路走來,歲月的車輪軋壞了一架架古琴,一幅幅棋盤,一張張書畫,但那又何妨?經(jīng)歷了歲月的磨礪與考驗,中華文化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是他背后閃耀的民族力量!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唯有你永恒不變,我愿將視野縱貫千古,橫及八荒,去捕捉你的每一個美麗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