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滿分作文3篇
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著你有什么;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在我看來,前者之言旨在告訴我們要學會知足,知足者常樂;而后者之言告誡我們決不能安于現(xiàn)狀,我們只有不懈追求才能得到快樂。因此只有將學會知足與永不滿足結(jié)合起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人生來固有七情六欲,若我們一味著去追求索取,最終只會讓欲望永遠得不到滿足,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知足。
學會知足是基于對已有生活的愛以及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肯定!澳樧V”網(wǎng)的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年紀輕輕就擁有了數(shù)百億家產(chǎn),但他知足于一名普通青年的平常生活,與女友逛街,出現(xiàn)在任意的大街小巷。試想他因為年輕有為而自命不凡,他也許會攜巨款去豪賭,也許會巨資供娛樂享受,也許會當守財奴守著金錢一輩子。但這些都不會發(fā)生在他身上,他因?qū)W會知足而始終成為年青一代的榜樣。
學會知足固然重要,但它也許會讓人產(chǎn)生安于現(xiàn)狀的思想,正如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統(tǒng)治者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而不顧外界發(fā)展,最終被迫打開國門,接受恥辱。因此我們在知足的同時更要不滿足。
永不滿足體現(xiàn)的不是對情欲的追求,而是展現(xiàn)出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姿態(tài),這種精神無時無刻不鼓勵著我們勇于創(chuàng)新,自立自強。
2019年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的女單冠軍李娜在今年重返法國賽場。她很坦誠地告訴媒體,去年大滿貫帶給她的榮譽讓她度過了最糟糕的一年。的確,那場勝利舉國為之歡騰,李娜也正是因此而產(chǎn)生驕傲情緒安于現(xiàn)狀,知足于榮譽的她在過去的一年里似乎沒有想到恒心與平常心是自己沒有的,因此,她的表現(xiàn)也難以讓人滿意。但是她的這番話道出了自己一年來的弊病,她定會告訴自己,只有永不滿足自己的成績,才能再創(chuàng)佳績!
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到你擁有什么;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
對于我來說,沒房的時候想著有房,有房了之后想著換房。回過頭來看這幾年買房的歷程,其實發(fā)現(xiàn)我一直擁有了不少:房子、愛情、親情。
幾年前,那時候房價還不高,剛剛畢業(yè)不久的我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一套80平方米不到的兩房。
當時我覺得終于脫離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家,感覺擁有了這套房子,我就擁有了全世界。當時和女友兩人住著,覺得這房子哪都好,雖然朝北,但采光一流,雖然只有不到80平方米,但是兩個人住起來,感覺空間還挺大。按現(xiàn)在的幸福指數(shù)標準,起碼在90分以上。過了幾年,隨著自己的長大,經(jīng)歷的豐富,人慢慢變得成熟。年齡的增長也讓自己對生活品質(zhì)的要求不斷的提高。
雖然自己已經(jīng)擁有一套房子,但是我慢慢感覺我擁有的遠遠不夠。房子朝北,我曬不到陽光,冬天很冷。房間感覺還是太小,要是有了孩子怎么辦,沒有入戶花園,只有一個陽臺……房子朝南,衣帽間,大臥房……這些都是我沒有擁有的。雖然房價已經(jīng)是當年的一倍,但是我毅然決定,換房!雖然我要背負沉重的房貸,但是這些是我沒有擁有的,就是我行動的動力。
經(jīng)常想想自己擁有什么,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沒有什么,這又是不知足,不滿足,不知足不滿足就會去進取、追求。人生就是行走于這兩面之間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滿足。何以言之?
知足是針對物質(zhì)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針對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滿足則是針對理想、事業(yè),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這兩方面的知足和不滿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
先說說知足吧。人要知足,才會快樂、幸福。社會之大,財富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任何社會均有貧富差別,不可能人人生而一樣。如果一個人,他老是去往高處看,往上面去比,他必然產(chǎn)生煩惱,產(chǎn)生痛苦,他會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別人大魚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飯;別人錦衣繡緞,他只能粗布短襖;別人寶馬香車,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是人生的大敵。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從容,清心寡欲,你才會感到天高云淡,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給你帶來快樂、幸福。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窮人往往快樂,富人卻常常痛苦。為何?就是因為窮人容易知足,而富人很難知足。
再說說不滿足或進取吧。人,畢竟是高等動物,除了吃穿住行這些物質(zhì)方面的東西外,畢竟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事業(yè)、理想,人格修養(yǎng)、精神境界等等。在這些方面,要永遠地不滿足,要永遠地追求、進取。
人稱“數(shù)學鬼才”的劉路從小就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愛好數(shù)學,鉆研數(shù)學,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試分數(shù)。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最終有所獲——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驚世界,一舉成名。他說他還要走得更遠。
上演“草根傳奇”的林書豪,開始只是個“板凳球員”,是他的不斷進取,不斷追求,永不言棄的堅持精神,打開了他通往“羅馬”的大門。林書豪的追求、堅持幾乎達到了極限,像他這樣懷揣nba夢想,不停輾轉(zhuǎn)各球隊試訓,哪怕只為一個板凳上的末席名額的球員,在美國大有人在,其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失敗了,可林書豪沒有滿足,沒有停步,他最終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風雨,都永不滿足,去取得更好的戰(zhàn)績。
人生均如此,一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知足才有幸福;一方面又要不滿足,不滿足才會去追求、進取,才能抵達人生中的一個個風景如畫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