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年高考“最牛滿分作文”與四川省年高考_
湖北省XX年高考“最牛滿分作文”與四川省XX年高考“超級牛滿分作文”
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
湖北考生 周海洋
清宣統(tǒng)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fā)。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fēng)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數(shù)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zhàn)死。旋革命黨人潘達(dá)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后,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于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門,百感并至,賦詩一首,詩曰:
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翩躚。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
皇祚不復(fù)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為煙。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xiàn)。
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水師已覆巨艦沉,黃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樓上條約訂,馬關(guān)之約逆臣簽。大沽臺上炮聲隆,將士陳尸國門前。
新鬼啾啾舊鬼哭,京洼難日見炊煙。宣戰(zhàn)詔書何處尋?言說帝后西秋狝。
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fēng)哭寶劍。六十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空向長河咒逝川,不盡國愁在斯年。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民窮國敝割土地,償銀賠款年復(fù)年。可憐越女夜夜哭,半國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義士,興中會中復(fù)青天。烈火已燃錘與鐮,今將炮火滅清廷。
槍聲驚破五羊城,英雄無懼揮寶劍。提攜玉泉為國死,何得英名在人間。
悲歌一曲從天落,壯士不再歌易水。曉見江山有炊煙,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幾何,荒草斜陽土坯間。白云片片魂悠悠,黃花遍野使人愁。
義軍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載史書。黃花崗上土一抔,埋沒荒煙蔓草間。
起事何知一死難,的盧青驄勞鞍韉。青天白日滿地紅,鑲開碑上覆墓間。
行人往往悲舊事,含憤長憶孫逸仙。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見人間少帝制。百越之人總不忘,秋風(fēng)秋雨濕黃花。
愁看長江東逝去,卻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憤鉤沉,但看祖國煥新顏。
滄桑浮沉憶浮生,吾輩發(fā)奮應(yīng)向前。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
紅塵夢里憶壯舉,烈士陵前有愧顏。吾儕不曾歷戰(zhàn)火,無復(fù)見此漫硝煙。
和平歲月憶往事,史海滄茫不親見。今春南嶺雪滿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橫飛四塞驚,草木含情風(fēng)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lián)Q新天。
英雄何只黃花崗,無數(shù)忠魂紅旗間。百兆國子懷先輩,萬里江山動后人。
召公甘為社稷死,感君總能多奉獻(xiàn)。至今天下傳英名,不使君沒蔓草間。
今之河山多錦繡,不復(fù)沉淪如從前。工廠遍地多鐵馬,信息時代在眼前。
民眾康樂少悲苦,難以再見愁容顏。吾今立于陵門口,思緒紛飛感萬千。
聊謅一詩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見。
后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生只至黃花崗,愧矣。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應(yīng)于秋風(fēng)之中透香中華乎?
該作文共1080字(含標(biāo)點符號),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紹了該詩歌的寫作背景——XX年作者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百感并至,賦詩一首!痹姼韫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記約70字,也是文言文寫作。
“形式和內(nèi)容表現(xiàn)上都堪稱一流!蔽錆h某省級示范高中閱卷老師介紹,該作文采用古詩詞的形式,雖然是采用的歷史題材,但表達(dá)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內(nèi)容并不空洞。另一位老師表示,作為中學(xué)生,能選擇這種文體寫作,并運用得比較成熟,說明這名學(xué)生讀了很多書,有一定的古典文學(xué)功底。
(此文在湖北省XX年語文高考中被閱卷老師評為“最牛滿分作文”)
永遠(yuǎn)的譚嗣同
四川一考生
一百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永在時間里輪回,吾國吾民永遠(yuǎn)銘記。
春風(fēng)無色黯河山,東航不敢望馬關(guān)。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
國破方知人種賤,馬關(guān)條約不忍看。
連年戰(zhàn)亂烽火寒,三軍揮淚灑中國臺灣。
青山幽徑橫尸骨,驛路橋邊聞鬼哭。
百年風(fēng)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
金鑾殿內(nèi)郁蒼蒼,君臣相顧淚沾裳。
何處猶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訴興亡。
亡國條約亡國恨,何堪此時亡國聲。
回首故國與山川,滿目瘡痍有誰憐?
南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
陳述維新與變法,雪雨紛紛繞宮門。
巨風(fēng)吹浪紫焰開,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與袖斗,喚得日月不沉淪。
提倡西學(xué)廢科舉,西宮太后淚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變,亡國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臺,風(fēng)卷落花掃芳塵。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
嗣同今年三十余,從此不見結(jié)發(fā)妻。
國之昌盛須流血,流血請從嗣同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場吟哦萬人驚,三十三年化碧土。
黃河嗚咽向天注,抽刀一斷斷紅塵。
可憐閨妻守空房,夜聞黃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開,疑是君郎化蝶來。
但見池塘淡淡風(fēng),煙柳何處覓郎蹤。
小徑一片殘花色,不是花紅是血紅。
卻把相思入哀箏,怨曲重招斷頭魂。
曲中有恨細(xì)細(xì)思,君在黃泉可聞知?
纖指玉手十三弦,破鏡紛飛幽恨傳。
賤妾獨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鵑。
恍然湖上有歸船,一簾幽夢半湖萍。
聞君江上和琴聲,翻作蝴蝶澆風(fēng)鈴。
朱弦琴聲九天來,風(fēng)吹庭竹蒙玉塵。
陰陽相隔分歧路,和妻淺唱回五聲。
曲終人散魂已遠(yuǎn),畫船東去櫓聲遲。
攀折柳條題血書,隨江悠悠隨君王。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
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
借譚嗣同還魂,樹一有血有肉有情有愛之人,錚錚鐵骨與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币馑季褪牵航裆涯氵z忘,來世再續(xù)前緣。譚嗣同為英雄被銘記,被妻忍痛忘記今生之情,其實,兩者一樣刻骨銘心。
點評:
愛與恨的交織,情與理的交融,忘記與銘記的沉思,組成了這一曲英雄的悲情交響樂,彈奏出這一闕驚天地、泣鬼神的考場絕唱。譚嗣同,這位在幾千年封建王朝即將土崩瓦解、灰飛煙滅的前夕,提倡“革去故,鼎取新”,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奔走呼號、英勇獻(xiàn)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中華民族永遠(yuǎn)的英雄,與小作者親切接觸,親密相擁。作者機(jī)智地將彩筆一揮,就成就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考場佳作。
佩服作者的真情,他將譚嗣同的一腔愛國情,一腔愛家意渲染得令人落淚;佩服作者的深厚文學(xué)功底,他化詩用典,巧用修辭,不但使詩歌音韻鏗鏘,雍容華貴,而且使詩歌極有歷史厚重感,極富文學(xué)的底蘊(yùn)。詩前小序,高度概括,巧妙入題;詩末后記,巧扣話題,凸現(xiàn)主旨,使詩歌首尾圓合,渾然一體。(唐仕倫鄭興利)
(此文為XX年一篇四川高考滿分作文,被周海洋借鑒了的,并稱之為“超級!睗M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