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議論文范文
由于學生缺乏寫好議論文的信心,也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寫出來的議論文往往千篇一律,有些甚至毫無新意,缺乏明確的論點和立論依據(jù),嚴重影響了寫作教學質(zhì)量。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三作文議論文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三作文議論文范文一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小孩,他很聰明。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板覺得男孩很可愛,便打開糖果罐要男孩自己抓一把糖果,但是男孩一直沒有動作。最后,老板只好自己抓一把放進男孩的口袋;氐郊抑,母親好奇地問男孩,為什么不自己抓而要老板抓呢?只見小男孩回答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即使年紀不大,但是也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是他也知道別人比自己強。現(xiàn)在的很多年輕人總是心高氣傲,雖嘴上說著恭喜,可暗地里卻對對方不以為然,不愿承認別人有勝過自己的地方。這是現(xiàn)代的年輕人所比不上這個男孩的方面。
凡是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地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己的力量是很渺小的,但是身邊的力量卻是可以無限利用的。有時自己無力之時,旁人的援手卻能幫助我們適時地解決問題。
有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碌碌無為,但是旁人,特別是爸媽的一些話卻能讓我覺得就算是“無為”卻也能讓他們感到驕傲。這便是旁人所給予我的一種充實心靈的力量,讓我充滿前進的力量。
不得不說,每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每個人對一件事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每個不同的個體能給予另一個個體的幫助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需要將源于他人的力量做充分的發(fā)揮……
我是一個內(nèi)向有點自卑的人,所以我很需要源自別人的力量,特別是心靈的充實。當然我也知道沒有人會一直無怨無悔的給予自己幫助,想要得到別人的力量,就必須先奉獻自己的力量。正如相互力之間的作用,需要兩方一起用力才能維持和諧;若是只有一方用力,不久便散了……這個原理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你依賴別人的力量,別人何嘗不是也依賴著你呢。”
正當社會各界譴責冷漠麻木時,我們應該想到自身,呼吁溫情——源自他人的力量便是一種溫情。試想自己若是一種冷漠的人,那么又還有誰會去幫助你、給予你力量呢?現(xiàn)在就連春晚也有著這樣的節(jié)目《扶與不扶》來調(diào)侃這個社會,調(diào)侃社會中大家對人心人性的懷疑和不信任,連年歲已高的老人也有著行騙的可能。但是,這個社會還是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溫暖,即使有人冷漠,也阻止不了人們之間愛與力量的交換……
自己的力量、他人的力量,一同支撐著社會的一片藍天,維護著人們臉上真心的笑靨……
“每人貢獻一點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好……”
高三:junly
高三作文議論文范文二
大逆不道,一個禁錮我們幾千年的道德暴力成語,以至于如今也根深于我們家長們的靈魂深處。什么是大逆?在我們中華大地沒有被外來帝國沖擊之前,對于統(tǒng)治者的議論是大逆,對于皇權(quán)的懷疑是大逆,對父母不孝是大逆,對老師的不尊是大逆,對領(lǐng)導的不忠是大逆.....如今,這些大逆,剩下的還有幾何?
從小就與互聯(lián)網(wǎng)接觸的我們發(fā)現(xiàn),在論壇上,政府是個出氣筒,凡是有不順的地方,他們就把責任歸咎于政府。如今不再同于往日,言論自由讓我們知道,統(tǒng)治者不對,我們也可以說它的壞話。在視頻中,許多老人摔倒,路人卻沒有人去扶。而真實的原因不是他們?nèi)鄙俚赖赂,而是在私人財產(chǎn)與道德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因為扶一扶也可能導致你傾家蕩產(chǎn),所以他們寧愿背以道德的譴責也不愿去冒這個好人的風險。在新聞中,我們知道了,畢業(yè)也可能就代表了失業(yè)。我們被望以成龍,成鳳,于是踏上了奪取名牌大學證書的征戰(zhàn)之路,我們丟掉了自己的愛好,丟掉了自己的夢想,專注于學業(yè),將所有的時間投資于此,可是未來的回報我們卻開始迷茫。我們不僅迷茫于此,我們迷茫生活于生活中的一切,大人們是對的嗎,大人們是對的嗎?大人們,你們真的對嗎?如果不對,我們將怎么辦?于是我們迷茫,我們被叛逆。
也許對于我們的長輩們他們的想法難以一下子轉(zhuǎn)變過來,可是對于天生于這些新環(huán)境下的我們來說,大人們的大逆不過是些常理而已,為什么要將叛逆一詞灌注于我們,難道你們不該反思一下是否是你們過于迂腐。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也許有些家長會說,哪里來的忤逆之子,還有沒有重道尊長之禮。我要說的是,我在表達我的真實想法,不欺騙就是對你們的尊重。也許我們是有很多錯誤的地方,可是我們不希望凡是你們看不順眼的,就將其冠以叛逆一說,我們需要的是,為什么。也不要以我們還小我們不懂即不了了之,也許我們真不懂,但你們不說明,怎讓我們信服。
叛逆的我們不叛逆,我們是這個時代革命者,改革30年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的不僅是物質(zhì),還有文化,而我們即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文化的變革者,我們需要建立一套符合這個新世界的新文化。所以不要再叫我們叛逆的孩子,我們不叛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
高三:一乀一
高三作文議論文范文三
古希臘人說,人是背著一個包袱走路的。包袱里有家庭,事業(yè),友情,兒女……歷經(jīng)艱辛,卻無法丟棄其中任何一件。因為這上面寫著兩個字:責任。——題記
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就是每個人要有責任。什么是責任?責任是分內(nèi)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因此,我們要心懷責任,鑄造不朽人生。
談起責任,就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一個公交汽車司機在拉運乘客途中,突然心臟病發(fā)作,極度痛苦,公共車面臨失控的危險,但他仍堅持著做完了三件事:一是把車慢慢靠到路邊;二是踩下剎車;三是打開車門,看著乘客一個個都下去了,才無力地爬在方向盤上,再沒有醒過來。為什么司機這么偉大呢?正是因為他是個有責任的人,懂得在生死攸關(guān)的重要關(guān)頭,保證乘客的安全,完成自己的使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卻用自己的溫暖,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長大成人,且名揚四方,為官作宰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期盼,十年寒窗不正為一朝為官?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時,李密卻不曾忘記自己的祖母。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知道“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在名利與報恩之間,他選擇了后者,向世人彰顯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為什么這樣呢?正是因為他是個有責任感的人,心懷責任,懂得感恩,報答祖母的養(yǎng)育之恩,用感恩溫暖了自己,感動了后人。
責任,是不可丟棄的使命,它肩付在人們的身上。讓我們每個人都富有責任心,一旦失去責任后果將不可設(shè)想。馬大成多次購進劣質(zhì)奶粉,銷售外地劣質(zhì)奶粉流入阜陽給當?shù)?ldquo;大頭娃娃”造成了巨大傷害。使自己賠上了巨額金錢。為什么這樣呢?正是因為他缺少責任,危害社會,才使自己有如此下場。
殺人奶粉”事件雖然暫時只發(fā)生在安徽阜陽的農(nóng)村地區(qū),卻很快造成了全國性的影響。由此聯(lián)系到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xiàn)的假酒、毒酒、致癌劣質(zhì)大米,以及不法分子用病死變質(zhì)的母豬肉炮制“鮮”肉松,等等,無不令人觸目驚心,痛感食品安全形勢之格外嚴俊,危害社會。
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責任,卻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完整。讓90后的我們動起來,心懷責任,鑄造不朽人生。
高三:伍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