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范文素材
高中作文考察的是一個中學生分析和判斷事物、組織語言以及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體現(xiàn)著學生最基本的文學水平和綜合素質。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中語文范文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范文素材一
鮮牛奶的方盒子,是為了節(jié)約貨架空間而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礦泉水的圓瓶子,是為了讓人手握時有圓潤而舒適的感覺。方與圓,不是對立,它們兩相結合,甚而融為一體,彰顯的不僅是器物的妙用,更是人生的智慧。
“剛柔并濟”,可形容文風的不拘一格,也可贊美人的剛強與溫柔的結合。“上善若水任方圓”,水能方,便是剛;水能圓,便是柔。能夠靈活變通,辯證統(tǒng)一,這是水的智慧,也是人生境界。
“方”,代表著方正、剛強,是人應堅持的道德、職業(yè)原則,散發(fā)著不屈的萬丈光芒。文天祥被俘虜而死不投降,大罵外敵而令敵人尊重;“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身處黑暗魏晉社會卻毅然反抗統(tǒng)治者,不改剛烈本性。人們的行為,必須有底線才不會無限淪落;堅守自身的原則,便是以“方”的棱角來保衛(wèi)心靈的一方凈土,不為奸惡所屈。于是,建筑學家梁思成在戰(zhàn)亂之時全力保護中國、日本的古老建筑;于是,資深學者資中筠“不為千人之諾諾,要做一世之愕愕”,敢做敢言,發(fā)出正義的言論。
“方”的剛強,也要伴以“圓”的靈活,才不至于呆板,而能夠靈動飄逸。
圓形本就給人溫潤之感,為人的“圓”便是要懂得變通,變則活,它不是圓滑世故,而是圓潤溫和,為每件事尋求恰當?shù)姆▌t。如果不懂“圓”的道理,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如何能與當權的張居正友好相處,得到有力支持?如果不懂得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孔子又怎能教子路克制,教公西華勇敢?
不懂“圓”的變通,人將無法適應環(huán)境而與之格格不入。就像《梟逢鳩》中的梟一樣,自己叫聲獰厲被人厭惡,不思考改變自己,卻要東徙,終無濟于事。
梁思成在談建筑時說:“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約束,但在它之下仍能有極大的變通的靈活性。”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方”,以準條、原則來約束自己,也要能隨環(huán)境情況而變。這正如一潭湖面如鏡的水,在底下也一樣波瀾壯闊,暗流涌動。
“方”,不是固執(zhí)的一成不變;“圓”,也不是無原則的妥協(xié)圓滑,F(xiàn)實中有的人不懂得變通而被社會拋棄,有的人在不停的變化中迷失了自己。
在人生之中,我們應如水一般,能方能圓,彰顯大氣智慧。方,便立世;圓,便處世。
高中語文范文素材二
我本風雅。——題記
爺爺是個老黨員,祖輩是清朝遺老。他一手將我拉扯大,管教卻很嚴厲。小時候不懂事,一直很恨他。
出門、回家要和家里人一一道別、問候;吃飯時,家里人沒到齊時不準動筷子,夾菜要就近,夾到什么吃什么,不許在碗里碟里翻挑,更不許吃飯說話;睡姿要規(guī)矩,兩腿并攏,側臥;坐姿端正,站立行走要抬頭挺胸;他人講話不許插嘴,打噴嚏時捂嘴轉臉低頭……
這么多的規(guī)矩,悉數(shù)如枷鎖般縛在我身上,雖然知道大人的教育是為我好,卻發(fā)現(xiàn)同齡的孩子鮮有遭受與我相似待遇,更由于爺爺?shù)膹娪步虒,我不得不從小學會自我克制和恪守紀律,這對于一個淘氣愛玩的孩子來說,其實相當痛苦。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條條框框賦予我的,叫做素質和教養(yǎng)。舉手投足之間展現(xiàn)的點滴細節(jié),閃耀著人格的光輝。
于是我總將“請、對不起、謝謝……”掛在嘴邊,并由衷地說出口;于是我從不任意打斷他人的話而耐心地等對方說完;于是我競選擔任三年的勞動委員,干活時總是心情愉快地哼著歌;于是當老師布置許多作業(yè),同學們欷歔哀嘆時,我默默地寫下作業(yè)……
舉手投足是一把尺,它是衡量人的內在含金量的標準。含金量高的人,必然,我敢說必然,是一個偉大的人。
屠格涅夫為了施舍路邊的乞丐,翻遍了自己所有的包,卻找不到一分錢,只得握住乞丐的雙手說“我很抱歉,朋友”;雷鋒在戰(zhàn)友們不在時,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凈曬了;周恩來衣容整潔,談吐文雅,舉止大方,豈是朝夕而成的?或如《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在班里的戰(zhàn)友整天只知喝茶打牌的時候,一個人默默地搬運石頭,愣是日積月累地修成了一條路……
舉手是小事,投足是小事,細節(jié)更是小事。吃飯是小事,說話是小事,出門上街是小事,回到家里也是小事。和一個朋友交往是小事,和一個陌生人交往也是小事,其實生活就是一件小事,需要我們點點滴滴去做。即使是振興民族這樣的事,也需我們每一個十三億分之一認認真真去做。
我愈發(fā)地明白爺爺?shù)牧伎嘤眯模灿l(fā)地感謝他。他用嚴厲的教育告訴我,要做一個秉承中華傳統(tǒng)的人,做一個含金量高的人。
我又何嘗不希望像我爺爺一樣的人再多些,再多些,訓導出優(yōu)秀的一代。讓本就風雅高貴的中華之風,代代傳下去!
高中語文范文素材三
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我站在文學的門口,窺見那門內流轉的,是墨筆生香,勾勒出清風明月的韻致;梧桐細雨,西窗紅燭;我站在文學的門口,窺見那門內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搖動的濃愁與長情。站在文學的門口,我已能聽到門里的笙簫、門里的嘆息、門里的牧笛、門里的美妙;站在文學的門口,我心中搖曳著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門內的世界。
站在文學的門口,我擁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聽那些高貴靈魂的歌吟,去駐足觀看那隱藏在文字之后的精神之花,去收獲一份燦若朝陽的理想與對于崇高的向往。
當暮色四合時,一燈如豆,一書如帆,送我至文學的門口。那東臨碣石的一代梟雄,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須發(fā),依舊能夠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勁雄渾的意氣,常使我擊節(jié)而贊。那在亂世里漂泊沉淪的詩性女子,將國家之恨紡成染柳煙濃,吹梅笛怨得哀愁,縱然簾卷西風,人比黃花, 也依舊要在絕滅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些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里,激蕩起遙遠的絕響。
被文學藝術化了的靈魂與生命,在文學的殿堂里凝固永恒。當我站在文學的門口,那軒舉的意氣已將我深深感染,那盛下了悲歡離合的真情淚滴已將我浸濕,他們以文學的方式存在于歷史的視線里,輕易地將我俘獲,又用他們高貴靈魂鍛造的文字凝滯我的步伐,不肯再做那人間的閑狐兔。
站在文學的門口,那門里飄散出的生活的哲思,仿佛夜幕上璀璨的群星,將我的生命旅途照亮。
自嘲“職業(yè)是生病,寫作是業(yè)余”的史鐵生,他文字里關于生命的思索給予我深深的感動,他的堅忍使我在遭遇崎嶇時亦能淡定從容。冰心筆下深邃的大海與圣潔的母愛亦使我在匆匆行走的間隙里駐足體察彌滿我生活的愛意。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動容于保爾的鋼鐵意志,讀《魯濱遜漂流記》,我欣賞生命與自然的契合……
被文學具體化了的生存形式與生活態(tài)度,如細雨,如飛花,浸濕生活鋪就詩意的歲月,當我站在文學的門口,暮雨晨風陣陣飛來,讓我走得堅強并且詩意。
站在文學的門口,終究只是欣賞文學別樣的乾坤。我知道,終將有一日,我會走進文學的殿堂,用自己手中的筆勾勒出生命別樣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