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觀后感(四)
《亮劍》觀后感(四)
這年頭能看下去的電視劇有些難找,但前段的《亮劍》我卻看了個八九。戲里拍得怎樣于我并不太關(guān)注,我感興趣的是里頭表現(xiàn)看到的一些東西。
(第一范文網(wǎng) 9000bbs.cn整理)
。瓐F隊
這部劇的重頭戲是圍繞獨立團展開的,而獨立團的的管理團隊基本成員其實就是兩個人:李云龍和趙剛,一個團長和一個政委。盡管還有參謀長,有時還有副團長,但作用不同,不算這個層次的。
-->啟示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團隊的組成對成員的要求是不含糊的。團隊成員必須有共同的愿景自不必說,組成各人之間的能力或水平也應(yīng)該是相差不遠的。各人性格/能力傾向可能不同,在某一方面也可能有高低之分,但總歸都要各有所長(具備與完成團隊目標相關(guān)的能力)。不然,彼此之間是很難合到一塊的。李對趙說過一段話:“我原來還真看不上你,以為又派來一個練嘴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強要把無法放到一個層次的人拉到一塊,結(jié)果要不很快拆伙,要不就有一方形同虛設(shè)。這樣對團隊而言是很大的破壞和損失。
-->啟示2:團隊中需要不同意見,需要一種平衡和調(diào)節(jié)的力量。一個好的團隊需要有好的領(lǐng)導(dǎo),但不能讓個人英雄主義擺前頭。團隊成員在大方向上應(yīng)該一致,具體看法卻不能總一致。團隊中需要保證各成員均有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權(quán)利。對主要決定的一方力量,需要有另一股力量可以對其進行平衡調(diào)節(jié)。這不是在提倡搞平衡或政治那一套,而是實實在在的教訓(xùn)。個人獨斷專行、容不得不同意見的那種做法可能在某一段時間為團體帶來迅速的勝利,但長期來講卻終究是要出大問題的。或者團隊中只尊崇一種意見,其他人盲信盲從,結(jié)果也是一樣。
不過要注意的是要做到第二點,剛好就需要第一點做基礎(chǔ)。沒有合適的成員,哪來合適的不同意見,哪來的平衡調(diào)節(jié)力量。成員之間連話都根本沒法說上一兩句,談什么都是空的。
。萌
情景1:丁偉在去進修的途中被追回代替李任職新一團。
-->新一團是主力團,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人代替李體現(xiàn)了用人之道。丁偉也是一個厲害角色,而且是李的老戰(zhàn)友,彼此了解。用他能很快地接手李的工作,且能把新一團繼續(xù)帶好。
(第一范文網(wǎng) 9000bbs.cn整理)
情景2:李接替孔捷任職獨立團。
-->獨立團也是主力團,剛剛打了大敗仗,原團長孔捷被擼了下來。李來做這個新團長,面臨著比較尷尬的場面:孔是他的老戰(zhàn)友;該團很多士兵只認孔一人;全團心理士氣也有問題。李看在眼里,悄悄地去找首長請求讓孔擔任副團長。在這里幫戰(zhàn)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過孔可以迅速進入狀態(tài),同時更好地凝聚全團。
情景3:李調(diào)用張大彪和那個騎兵連長。
-->一個團按正常編制再少也要千把人,靠一兩人當然是不行的,關(guān)鍵的一點還是要選用好下一層的干部。這點在李做來很自然,甚至在沒來之前就已經(jīng)選好一個營長了,還動用緊缺物資作交換。后來成立騎兵連后又立馬任用了一個合適的人選,算起來也是預(yù)先準備的。從這兩個例子,可見李對用人之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