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作文:評林黛玉
我對《紅樓夢》的理解,完全都是靠初中語文老師的講解與自己在網(wǎng)上看到的評論。以我這樣,是看不懂《紅樓夢》,這是我對林黛玉這個人物的理解。可能與別人不一樣。
這種心情,也融入了她與寶中玉之間的感情之中。所謂事不關(guān)己,心神俱明,關(guān)己則亂,林黛玉也不例外。她對寶玉太愛了,她關(guān)心寶玉的一舉一動,對寶玉與異性的交往,更是百般的詰難,耍性。她怕失去他。這是愛之深,情之切呀!假若她對寶玉這個人一點情意也沒有,那么寶玉這個人的事于她有什么關(guān)系。她更用不著耍性生氣了。正有了她的小性,才突現(xiàn)她的深情,我才覺得她才有些真實可愛。
但最終她們沒有結(jié)合。此時,愛情對于林黛玉來說已是她的全部。她不能舍棄,也無法舍棄。但她又深封建的道德觀念,強大的家族教育影響又使她不能勇敢的吐露真情,只能像雪日下的野草,積聚了多少煎熬,苦苦的在內(nèi)心翻騰,心中尚存一絲希望有朝一日破土萌芽,但這只是奢望她知道她不敢抱太多的幻想。因此,當她看到滿地的落花,自然的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遭遇,花歲雖無雨道真情。她也預想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也可能與此花同,同病相連,林黛玉拖著孱弱之軀,進行了凄美的葬花之行,“葬花詞”如述,字字血淚,句句關(guān)情,最后唱出“汝死我埋,我死誰埋?”哀苦之情,溢于言表,聞之誰不消魂,悲憫頓生,此哀怨俱全的吟唱,即是對愁苦身世無所萍依的感嘆,又是對緊緊束縛她的黑暗的禮教無奈山東抗爭,絕望達到申訴。我除了掬一把清淚,深深的憐憫這弱小的女子,我還能為她作些什么呢?
能男女相悅,人之常情,然做到有情人終成心愿,怎如此艱難?許志摩曾言:“我欲茫茫人海中得一紅塵知己。得之,不得,我命!笨蛇@位大師一生卻有四位佳人相伴。不知他是幸也,不幸,吾卻困惑了,在這思潮滾滾的21世紀,我是否有足夠的幸運,得到一位紅顏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