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精選:與人平和平靜為心
摘要:有了“平”的人生態(tài)度,如順?biāo)浦,自有洞天。欲問何為貴,平水載方舟!
人自顛末始初,與別人處,與自己處,但都講究一種叫“平”的態(tài)度。
——與人
昔者蘇轍曾著述:物之所受于天者異,則必自處必高,則必有所不合與世俗。蓋猛虎處深山,向風(fēng)長鳴,則百獸震恐而不敢出。松柏生高岡,散柯布葉,而草木為之不殖。故夫才不同則無朋,而勢遠(yuǎn)絕則失眾。才高身之累也形勢異者眾之棄也。伯夷不堪世間塵坌,因庶幾冠不整而徑自去,可謂怪哉!
吾嘆:甚咦,此乃之誤也。倘眾棄避之,其勢能久乎?身體居高,凌萬物之上,卻難久自恃之,不亦悲乎?于人涇渭分明,為哪般門道?遇躋大位,不應(yīng)貧富有別,卻需卑己,謙虛有加。平位之人,方遭患難,應(yīng)本心相恤,人理宜爾。而身處其人之下,海納人過,處處以博廣胸襟相處?傁蛘,不矜不伐,不卑不傷,談䜩高翱,嫳屑博奕。。?疄槠胶汀
——為心
孟浩然一句: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張若虛馳騁: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李白夢游: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李清照歌吟:花自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閑愁......每每善讀,遽然有如靜流涌心,熨帖的辭藻,斟酌而合情達(dá)理的手筆,別開生面。心外已無縲紲,轉(zhuǎn)而超然物外。穰穰的人世,可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滄溟五岳,一瞥而過,疏事之。自古以來,文人傑俊,隱于市廛,倩宅潛齋。內(nèi)在的自己已經(jīng)憬悟,外在的奸黠之物不能傷一體一膚,心靈猶如璥璟,锃亮瓦光。
沒有心靈的高度,哪來超然的性情?心自閑息碧山,莫問為何意,桃花流水窅然去。誦明月,歌窈窕
,羽化登仙凌萬頃,飛仙遨游月長終。自古為人稱道的陶先生,高超的心境下,抒有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的喟嘆!洵屬難哉!也妙也。為心者,勍大長茍,驅(qū)儳益寡,終究守得住自己。。。括之為平靜。
有了“平”的人生態(tài)度,如順?biāo)浦,自有洞天。欲問何為貴,平水載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