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視野的滿分話題作文:莫讓浮云遮望眼
1.開闊視野2.將視野打開3.給我一雙“鷹眼”4.放眼看世界5.莫讓浮云遮望眼6.切莫坐井觀天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做了井底之蛙,頂多稱為無知;一個民族做了井底之蛙,則是一種悲哀!
——題記
青蛙在井底,是井口限制了它的視野。人呢?人的“井口”其實就是心中那種封閉的文化觀念。因為驕傲自大、唯我獨尊的思想在作怪,人成了“井底之蛙”,因此,只有擴大視野,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才不會夜郎自大。
2017多年前,大漢天子——文韜武略的漢武大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帶回來的不僅僅是建交的喜訊,更是西域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絲綢之路”的開通,更將中國的視野擴展至南亞、西亞,甚至歐洲,于是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
1000多年前,一位善于納諫的開明君主——唐太宗推行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將兩條絲綢之路的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中國的視野也隨著唐朝的“巨無霸”海船遠及非洲。同時,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文化,也使中國文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之一。中華文化光照四鄰,“唐人”一詞便是這第二次盛世的最好見證。
32017年前,出現(xiàn)了一位拒絕群臣上“尊號”的皇帝——康熙,他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天子。他是我國帝王中第一個努力接受現(xiàn)代文明的人。他學過數(shù)學、物理、生物解剖,用水平儀治理過黃河,用三角學測過敵人據(jù)點,還親手寫了八九十篇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是他讓中國的視野第一次接觸了現(xiàn)代文明,同樣是他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三個盛世。
這些無不表明,只有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學習世界,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沿。視野有多寬廣,步伐就有多大,此言非虛!閉門造車,夜郎自大,最終只能被動挨打。
當英國人打到中國國門的時候,道光皇帝竟然問:“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兩江總督牛鑒面對英火輪竟“疑其系牛拉”。真不知他們有何顏面去面對列祖列宗。可悲!可嘆!可恨!一次次血的教訓,一寸寸國土的淪喪警示我們:狹窄的視野足以致人死亡,更足以使一個民族受盡凌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睜大你的雙眼!不要害怕陽光,有陽光才有光明,有光明才有未來!我慶幸我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可以不做井底之蛙!
打開你的心窗,讓陽光盡情地照射吧!照射華夏960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中國要改革開放,中國不做井底之蛙!
范文二:“屏障”后的世界
你的眼前是否存在“屏障”?你的視野是否不夠開闊?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要告訴你:你眼前的世界只是你心中的一片小天地。
請打開眼界,開闊視野。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只有打開眼界,視野開闊了,才會閱歷多多,見識多多,收獲多多。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徐霞客游遍神州大地,寫出豐富多彩的《徐霞客游記》;李時珍走遍三山五岳,遍嘗百草,寫成流芳百世的《本草綱目》。
視野開闊了,你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你會領略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快意,你會體悟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真諦,你會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只有眼界打開,你才能除去眼前的“屏障”,看到屏障后美麗的世界。
視野開闊了,見識與心胸也會變得開闊,你的世界將絢麗多彩。
清朝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關閉了國人放眼望世界的窗戶,于是國人生活狹小的圈子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變得心胸狹窄、鼠目寸光,以致后來裹足不前,科技落后,經濟凋敝,洋人趁機打破中國的大門。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壯舉,開闊了國人的視野,使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批批出國留學生不僅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于是一個個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之花在中國的大地上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