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話題作文范文
一、【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兩個游泳健將在江邊散步,因話不投機打起賭來,說誰不能游到對岸,誰就不是男人.兩人對峙著要求一起下水,但其中一個看著水流湍急的江水,平靜地說:“我服輸.”另一個人聽完,哈哈大笑,他轉身撲入江水中,回頭對旁人說:“我要讓這軟蛋看看咱的本領.”他的朋友讓他回來,說現(xiàn)在江水流速快,游到對岸有危險,但是他根本不聽朋友們的話,轉眼之間就游出五六十米遠,突然一個波浪過來,他在江水中消失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其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二、【立意角度列舉】
。1)、從服輸者的角度:看清形勢,量力而行,保護自己.
。2)、從逞強者的角度:沒有認清形勢,盲目而為,終釀慘劇.
。3)、從因果的角度:生命比面子(榮譽)更有價值,不要為一時的榮譽或面子所累.
。4)、從兩者的對比角度:認輸更需要勇氣,更有價值.
三、【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審題不清,立意過于大而空.例如“放下”、“選擇”,這兩個是屬于萬金油式的立意,幾乎可以適用于所有的材料,例如“放下”,可以是放下尊嚴、放下名利、放下心理包袱……“選擇”,可以是選擇勇敢、選擇堅強、選擇執(zhí)著……但是太大太空,難以入評卷老師的法眼.因此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考試中“放下”這兩個立意,“選擇”更適合材料,更準確的切入角度.
(2)論據(jù)的選取與使用欠佳.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素材積累太少,論據(jù)太少或者不適合所論述觀點;第二,論據(jù)過長而論證過程相對缺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羅列事實);第三,論據(jù)過于老套,寫來寫去總是那么幾個“老”人,李白、杜甫、陸游、屈原……讓人看了提不起給你高分的興趣,建議同學們每天記憶幾個好的素材(包括《語文周報》所給以及老師們提供給大家的素材);第四,所選取論據(jù)過于單一,要么全是中國古代的,要么全是文學家……建議大家古今中國、各個領域、正面反面的素材交叉使用.
(3)論證缺乏一定的深度,難以獲得發(fā)展等級的“深刻”分.
。4)卷面臟亂差.涂抹過多,一定要注意,意在筆先,想好之后再落筆,須知高考閱卷涂抹三處以上就要扣卷面分的,不要讓你的分數(shù)在不經意之間溜掉.
(5)標點符號使用有誤.要么就是一點到底,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標點符號;要么就是亂用誤用,09年考綱明確提出把標點符號作為考試內容之一,這些一定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6)錯別字現(xiàn)象嚴重,幾乎每位同學的卷面上都會有兩個以上的錯別字,多的達到8到10個,一定要杜絕這種現(xiàn)象,考綱明確提出:每個錯別字扣一分,不設上限!
四、【作文示范】
認輸?shù)恼軐W
兩個游泳健將中的一個逞強斗勇,最后被江水吞沒.有時候,認輸才會真正的贏得.就像細流懂得認輸,繞過頑石,才擁有了大海的浩淼無窮;梅花懂得認輸,不與群芳爭艷,才有了寒冬中它的高潔;月亮懂得認輸,不與太陽爭輝,才有了月的朦朧與清麗.
認輸?shù)恼軐W成就王者勾踐一世功業(yè).
他,滿心屈辱,從原本的風光無限的一國諸侯,淪落成為敵人的階下囚、馬夫;他,面對敵人的羞辱,選擇了臣服.他,并不傻,并不懦弱,他的認輸,都只為東山再起,一雪前恥.終于,十年生育,十年練兵,勾踐一雪前恥,奪得江山回,贏得美名歸.
試想,若沒有越王勾踐的認輸,怎么能有他成就功業(yè)的“贏”呢?是認輸保存了他的實力,讓他得以在敵人的淫威下存活;是認輸堅定了他必勝的信心與決心,讓他數(shù)載之內臥薪嘗膽不忘前恥一舉成功.認輸?shù)恼軐W的精髓就在于要審時度勢,懂得什么時候該做出怎樣的決定.勾踐懂得認輸?shù)恼軐W,所以,他成功了,認輸?shù)恼軐W成就了他一世的功業(yè).
認輸?shù)恼軐W成就智者孫臏千古傳奇.
田忌與齊王賽馬.孫臏的面前擺著一個難題,三個等級的賽馬都比對手要差,怎么去贏?常人也許會賭運氣,比著看,可是孫臏不.他先讓自己的三等馬輸給對方的一等馬,在眾人嘩然之時,以己之一等敵其二等,以己之二等對其三等,三戰(zhàn)之后,獲得勝利.
沒有認會對第一局就“認輸”負于對手的孫臏抱有期望,但是偏偏就是這第一局的認輸成就了最后的“贏”.原來,“贏”就是隱藏在這第一次“輸”之后呢!我們總是佩服勇者,但是勇者的意思并不是“不管面對任何狀況都一直往前走”的人,真正的勇者與智者知道,在很多時候,退一小步,為的卻是進一大步.孫臏深諳認輸?shù)恼軐W,也因此在中國歷寫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千古傳奇.
認輸?shù)恼軐W成就俠者魯迅萬古英名.
魯迅先生早年留學日本,期望學得一身好醫(yī)術,回來救治瀕臨死亡的人們,也正是這個愿望讓他發(fā)奮地學習.可是當他發(fā)現(xiàn)醫(yī)學只能用來救治國人的身體卻挽救不了中華民族的靈魂與未來的時候,他認輸了,毅然放棄了求學多年的醫(yī)學,轉而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也因此,中國多了一位光耀千古、對中國現(xiàn)當代乃至將來都影響巨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
魯迅先生成功了,因為他認清了自己所面臨的形勢,作出了最正確的選擇.有很多時候,我們所選擇的方向遠比我們前進時所使用的速度重要.一旦你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那么你就好象那些熱衷于發(fā)明永動機的“傻”科學家們,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會成為無用功,怎么辦?像魯迅先生一樣,學會認輸.認輸?shù)恼軐W,成就就了魯迅先生萬古英名.
人生是一次旅行,一味地向前沖,等待你的也許只是一個深淵.當我們走上又一個征程,一定要記住,不要讓所謂的“勇敢”與沖動戰(zhàn)勝了你的理智,擁有一份理性,掌握認輸?shù)恼軐W,你會走得更遠!
輸?shù)恼軐W,就是螳臂碰到車子,要學會讓路,這樣才能保存生命;
輸?shù)恼軐W,就是小溪見了洪流,要學會屈服,這樣才不會尸骨無存;
輸?shù)恼軐W,就是大氣碰上暴雨,要學會隱匿,這樣才能成就雨后彩虹.
要學會退一步
兩個游泳健將在江邊散步,因話不投機打起賭來,一個甘愿服輸后退一步,平安無事;一個冒險激進,喪身江中.世道艱難,險阻不斷.生活中堆積著苦難,充滿著太多危險.面對危險,敢于向前是優(yōu)秀的品質,是值得學習的.但有時,面對難于應付的危險、困難,退一步可以使自己過得更好;退一步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學會退一步,可以避開危險.
春秋豪杰伍子胥曾身負殺父之恨而出走吳國.他的父親遭楚國佞臣誣陷而慘遭身亡(有語病),它面對強大的楚國而變得束手無策,官府四處圍捕.于是,在那一刻他退了一步,忍下了心中的愁恨,向吳王夫差求和.在吳國謀劃數(shù)年之后,他最終率軍攻破楚國國都,掘出平王尸身,戮尸三百,以報平生大恨.
面對危險,伍子胥忍下了心中怒火,勇敢地后退了一步,避開了楚國的圍捕追殺,并最終報得父仇.勇敢退后的那一步,才是伍子胥人生中的一次華麗轉身,才是化險為夷的關鍵.
學會退一步,可以保存自我的實力.
李牧是趙國北方邊境的優(yōu)秀(用“杰出”好一些)將領.他曾被眾人冠以懦弱之名,原因是他面對匈奴的進攻始終閉關不出,并(且)不準許士兵出城殺敵.這一措施(使)匈奴、(趙國)君王、士兵都在背后恥笑他的無能儒(應為“懦”)弱.但又有誰明白李牧的良苦用心,(應為“?”)面對那強悍的匈奴,以趙國的兵力是難以抗衡的啊.(應為“!”)他何嘗不想殺敵,但這沖動被理智壓下了,他在名聲二字前勇敢的退了一步,緊緊地關上了城門.于是趙國的實力在他的退后中得以保存積累,士兵的士氣在他的退后中得以鼓舞(有語病,且不合邏輯);匈奴的驕狂在李牧的驕狂(有誤)中得以更盛(有語。.后李牧一戰(zhàn)便打破匈奴,贏得趙境(應為“趙國北部邊境”)十幾年的安寧.
李牧的確退后了,但他的退后保存了趙國的實力,他的退后讓趙國沒有在侵擾中有過多的損失.而這些積累最終成就了趙國功業(yè).(有語。
學會退一步,可以成就下一次的成功.
春秋(時期)吳越爭霸,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的兵刃下屈服,并只身(赴)吳國為奴(與史實有出入).面對吳王的百般羞辱而(應改為“他”)強顏歡笑,盡心盡力地服侍自己的仇敵.但一回國,他便重整兵力,用那三千越甲吞滅了強大的吳國(與史實有出入).
面對國仇,勾踐艱難退后了,他并沒有意氣地率那三千越甲拼死相爭,而(是)選擇了投降,而正是他的投降,另(應為“令”)他在下一次博弈中獲得了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業(yè).(轉——以三個分論點架構文章)
面對危險,我們不應意氣用事,以身犯險.有時退一步便一片澄靜的海、碧藍的天.懂得退后的人才能更好的(應為“地”)前進.(合,總結論點,照應前文)
點評:優(yōu)點是有意識地使用了分論點架構文章,使文章結構清晰嚴謹,同時論據(jù)選取切合題意;缺點是論據(jù)處理不當,過于羅嗦,而論證略顯單薄,另:語言功底較差,文中存在多處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