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鼻写瑁非笸昝;琢磨,追求卓越。人生于世,無法干很多事,故每干一件事,便應發(fā)揮到極致。不懈追求,精益求精,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試問,一部《紅樓》,為什么能分花拂柳,穿越歷史的云河,抵達近日,并傳唱不衰?其中奧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感動自己,震撼世人。創(chuàng)作的過程,有蛻變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 精益求精,何止曹雪芹一人而已。一部《詩經(jīng)》由遠古的一滴繁露,淌成萬世濫觴;一部《論語》煲為心靈雞湯,溫暖一代又一代人;還有那唐詩宋詞,繁花滿樹,蓊郁了一個王朝的后花園!吧w文章者,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古文人家,懷著對文字的敬畏,懷著崇高的文學使命感,懷著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從“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到“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從“燒畫三千”到“毀詩八百”,都可見文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精益求精。惟其如此,他們才有了豐盈的人生,才有了傳唱不衰的經(jīng)典。試想,如果缺乏了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創(chuàng)作的作品又怎能光爭日月,天地永恒。當今樂壇好多歌曲火極一時,但終只是曇花一現(xiàn),煙花寂滅。不正說明了這一道理么?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創(chuàng)作上如此,干其它事又怎能因小有成就而止步不前呢? 蘋果6一經(jīng)上市,無數(shù)市民披星戴月爭先恐后排隊購買,有人為了插隊甚而不惜大打出手。是什么原因讓蘋果6一問世便引發(fā)了手機銷售業(yè)的井噴與核爆呢?還是精益求精。用喬布斯的話說:“蘋果的產(chǎn)品必須持續(xù)使人欣喜。”于是,今天的蘋果6,相比以前的蘋果系列,屏幕更大,厚度更薄,重量更輕,功能更強。朱熹說:“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這句話用在蘋果產(chǎn)品上,再貼切不過了。 正是精益求精,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翱鬃訉W琴”,精益求精終成千古至圣;“德國制造”,追求完美而享譽世界;還有“自由女神”,銅像頭頂,纖發(fā)畢現(xiàn)。然而,當初,作者維蕾杜克可能做夢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人們能乘坐自己發(fā)明的飛機飛過銅像的頭頂。精益求精,讓一尊雕像,雕鏤人心,且永不漶漫。 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人類的使命在于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秉持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我深信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無比美好!